丙肝不易发现但七成可彻底治愈
沉默的杀手:丙肝的隐匿与防治
九年来,林伯每年的体检报告都显示正常,唯独转氨酶有些许偏高,对此他并未在意。去年因病入院手术时,却意外查出了丙肝。这像是一个晴天霹雳,但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慢性丙肝起病症状非常隐匿,就像“沉默的杀手”,其中三成患者肝功能检验正常,平时无任何不适。部分患者仅出现转氨酶偏高,误以为是由饮酒或睡眠不足引起,从而耽误了诊断和治疗。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唐小平教授提醒公众,丙肝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3.2%,且北方某些地区比例更高。大约10%至30%的患者在经历10至30年后会发展为肝硬化,更有5%至10%的肝硬化患者可能演变为肝癌。成人患急性丙肝时,如及时发现并治疗,95%的患者可以清除病毒。但问题在于,大多数丙肝患者在感染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得60%至80%的急性丙肝患者转化为慢性病人。
丙肝病毒狡猾异常,会伪装自己的蛋白质外套,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盘查。这使得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在发病初期感觉像是小感冒,平均每两个月可能出现疲倦、恶心、腹胀等轻微症状。有3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及浓茶色尿。即便丙肝感染者每年体检,也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病情。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抗病毒疗法的发展,尤其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进入中国,丙肝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一年,可以使超过七成的丙肝患者完全清除病毒。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在发现患病后仍然坚持进行保肝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甚至错过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以林伯为例,他在1998年输过血后转氨酶偏高,但多年来一直未加注意。两年前因病手术时才发现患有丙肝。在听到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后,他选择了拒绝并一直吃中药进行保肝治疗,但病情反复。最终,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林伯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一年下来病毒完全清除,复查结果良好。
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如此幸运。有些患者因种种原因耽误了治疗,错过了抗病毒治疗的良机。唐小平教授指出,只要患者与医生紧密配合,在医生的指导和观察下,副作用是可以克服的。而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干扰素的副作用会逐渐减弱并在停药后很快消失。
抗病毒治疗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丙肝时,药物浓度可维持一周,效果稳定。接受治疗后,有的患者一个月就可RNA转阴,有的则需要半年。对于前者来说一年的疗程足够,而对于后者来说可能需要延长至一年半到两年。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肝病的知识,请点击进入相关链接。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发现并战胜这只“沉默的杀手”。(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