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上腹痛可能是消化性溃疡
病历摘要及诊断分析
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三年余而入院。疼痛以饥饿痛和夜间痛为主,伴有反酸和嗳气,症状在秋冬季尤为显著。自发病以来,患者食欲和精神状态如常,睡眠稍差。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除上腹部轻微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隐血试验、肝功能、血糖、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病毒标志物中仅表面抗体(HBsAb)阳性。
入院诊断:腹痛待查。
第一次查房分析:
1. 病史特点:患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痛,伴有消化不良症状,无其他系统伴随症状。
2. 辅助检查:除上腹轻微压痛外,X线、B超等未见明显异常。
3. 初步诊断:考虑消化性溃疡可能性大,需进一步通过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1. 其他上腹痛疾病:如胆囊炎、肿瘤等,需进一步排除。
2. 促胃液素瘤:表现为不典型部位的顽固性溃疡,可进一步作内镜检查及空腹血清促胃液素检测。
第二次查房(入院第4日):
内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前壁溃疡,直径0.5cm,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明确,病史特点与溃疡病相符。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侵袭因素增强或黏膜自身防御机制减弱。目前认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该患者,下一步需作消化性溃疡正规治疗,并注意定期复查。
胃镜下的Hp检测: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关键
在常规胃镜检查中,Hp(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旦检测呈阳性,应立即采取根除措施。
针对Hp的根除方案已经相当成熟。该方案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药(如每日两次,每次20mg),并联合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每日两次,每次500mg;或者每日两次,每次1g)。整个疗程为7天,此方案的优点在于根除率高,可达90%。若7天后症状仍未缓解,可继续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药1至2周。
对于本例而言,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是理想的选择。治疗两个月后,可进行复查,采用简便的放射性核素呼吸试验。如果Hp仍呈阳性,可考虑采用四联疗法,即结合使用质子泵抑制药(PPI)、铋剂以及两种抗生素进行再次根除治疗。
经过诊断,本例患者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过上述方案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在停药后的三个月和一年复查中,通过胃镜可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完全愈合,Hp检测呈阴性。至今,患者再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专家指出,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尤其在男性和青壮年群体中更为常见。其发病与季节、胃酸、Hp感染等因素有关。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餐和(或)内镜检查,其中内镜检查尤为重要。在治疗方面,以降低胃内酸度、保护黏膜为主,而Hp根除治疗尤为重要。
对于Hp的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对于根除HP治疗方案,主要有PPI为基础和胶体铋剂为基础的两大类。对初次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PPI、铋剂、两种抗菌药物的四联疗法。抗Hp治疗后,应在治疗完成后的至少94周时复查,以确定Hp是否根除。对于溃疡症状未缓解或近期有并发症的患者,应继续用抑制胃酸分泌药治疗2至4周。经过这样的治疗,患者的溃疡愈合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机会大大降低。
***的实习编辑是郭婷婷。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