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艾滋疫苗Ⅱ期研究
我国疫苗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临床研究于3月21日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研究人员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计划通过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来进一步检验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支艾滋病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是一次科学的,也是对我们民族健康的有力保障。
我国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科研人员早在1996年就在国内艾滋病高发区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他们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HIV-1中国流行株,据此研发出专为中国人设计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这款疫苗由DNA疫苗及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组成,每一步的研究都凝聚了科研人员的汗水和智慧。
回溯历史,2004年11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这款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仅仅一年后,广西南宁的志愿者们便接种了这款疫苗。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即在2006年6月,Ⅰ期临床研究的成果在广西得以完成。吉林大学的孔维教授是此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透露,参与Ⅰ期临床实验的志愿者中,接种疫苗的49名志愿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更令人振奋的是,在高剂量组的受试者中,90%的受试者体内检测到了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这标志着我们的疫苗已经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其免疫应答反应也达到了国际同类疫苗的标准。
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的Ⅱ期研究,旨在进一步扩大疫苗在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免疫原性。这次研究的第一阶段将在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招募30名志愿者进行系列实验。这不仅是对我们疫苗安全性的进一步验证,也是对我们科研能力的有力证明。
让我们共同关注艾滋病,关爱生命。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健康中国加油!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次临床研究能够带来更多的好消息,为艾滋病防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习编辑:吴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