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淋病
淋病,是由革兰阴性淋病双球菌引发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传播。当女性或男性感染淋病后,不仅可以通过直接传染,还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染。淋菌感染人体后,大约两周左右就会发病。
感染初期,症状表现为尿道口红、肿、痒,以及尿道旁腺炎引发的尿频、尿急、尿不尽。前庭大腺受到侵犯时,会出现外阴红肿、破溃流脓等症状。若感染淋病后未及时治疗,病菌会沿行经期向上扩散,引发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甚至波及输卵管及卵巢。
妊娠期的女性感染淋病,极易引发血行播散,出现菌血症或脓毒血症。轻度感染可能表现为全身不适和四肢关节酸痛;严重病例则可能出现寒颤、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伴随四肢和躯干出现的丘疹、脓疱及坏死性皮损。虽然这些症状过一段时间可能自行痊愈,但也可能引发播散性淋病,导致膝、腕、肘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发生脓毒性关节炎。
多数淋病感染者可自行痊愈或经治疗后痊愈,但严重感染者可能伴发心肌炎、心内膜炎及淋菌性脑膜炎等。
诊断妊娠合并淋病的主要依据包括:患者或其配偶有性史,宫颈及尿道口红、肿及刺痛,白带增多,出现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以及肢体和躯干相继出现的各种形态皮疹。当出现上述四种症状时,应检查淋菌,如查出淋菌即可确诊。
淋病对妊娠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妊娠早期,可能引发淋菌性盆腔炎,病情多严重;妊娠中晚期则易发展成播散性淋菌感染。而播散性淋菌感染的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增高,可能出现出生低体重儿,甚至新生儿淋菌性败血症。妊娠合并淋菌感染还可能导致约1/3的流产、早产及死产。
防治妊娠合并淋病,应注意个人卫生,配偶应严格避免婚外性行为。孕妇一旦感染淋病,应早诊断、早治疗,青霉素是首选药物。防治新生儿淋菌感染,需对母体进行隔离观察,并用硝酸银或弱蛋白银点眼。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努力,远离淋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