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高血压死亡占六成 多项得力措施可预防
炎炎夏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季节。据专家多年的跟踪调查,6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炎夏,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如何保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夏季对抗高血压,首先要分清体质。不同的体质在防暑降温、饮食起居和运动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宜忌。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患者主要分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大类。
一、肝火型高血压
肝火型高血压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常表现出口干舌燥、急躁易怒、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等症状。在夏季,这类患者需特别注意情绪调节,避免因炎热天气引发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在降温方面,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因温差过大引起身体不适。运动方面,宜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引起血压波动。
二、气虚型和痰湿型高血压
气虚型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他们身体虚弱,懒得动,动则出汗,大便不通或溏泻。痰湿型高血压患者则身体偏胖,夏季易出现食欲不振、肚胀腹泻等症状。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降温时,应避免过分贪凉,室温保持在27-28℃为宜,并尽量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缩小室内外温差。午睡对这两种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
三、运动建议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是保持血压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类型也有不同的讲究。气虚型患者可选择节奏较慢、强度较低的全身运动,如太极拳、木兰拳等。痰湿型患者可适当进行慢跑、拉伸和跑跳等运动。而肝火型患者则主张以散步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合理安排饮食起居、运动和降温方式,以保持血压稳定。在早晚气温相对不高的时候,多到外面走动,适当通过游泳等方式消暑健身。专家提醒,长期呆在空调房并不利于防暑,应适时外出,接触自然环境,让身体和血压逐渐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在炎炎夏日,对于高血压病患来说,健身锻炼与饮食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健身锻炼,应避免进行过于激烈的活动,如长时间的跑跑跳跳等,以防止血压急剧上升,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
夏日的高温、高湿以及通风不良的环境,对于高血压病患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在锻炼时,应尽量选择适宜的环境,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锻炼。锻炼强度也要适中,不可盲目追求大量运动,以防能量消耗过大,影响血压调控,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患者属于何种体质,都应在运动前确保良好的睡眠。对于伴有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更应在运动前咨询医生意见,并随身携带药物以防不时之需。
从饮食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尤其需要关注饮食的选择。对于痰湿型高血压,并非一味追求低盐饮食。中医强调五味平衡,过咸或过淡都不利于健康。患者应根据自身口味习惯适当调整盐的摄入量。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果等,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质,患者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茶饮。肝火型患者可选择清火凉茶,如夏枯草车前草茶等;痰湿型患者则应多喝除湿汤茶,如山楂荷叶茶;气虚型患者则可选择参茶补气升阳。
在选择降压茶或汤饮时,患者应特别注意其性质和功效,避免盲目饮用。例如,桑寄生茶具有补肾、祛湿、利尿的作用,对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的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而人参生脉饮则适用于气虚者,通过补气、收敛心气、养阴来稳定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需特别注意健身锻炼与饮食的调整。在锻炼时,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在饮食方面,要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品和茶饮,以保持血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