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病理病机的中医解说
癌症 2025-05-21 10:03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中医解读大肠癌病理病机
大肠,连接阑门与广肠(直肠),其下接魄门(肛门),是身体糟粕传导的重要通道。在中医理论中,大肠的功能被形容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主要负责接收并处理小肠的浊物,进一步吸收津液,将消化后的物质排出体外。大肠癌的发生却与大肠的正常功能相悖。
大肠癌的形成,内因在于正气虚损,外因则是邪毒入侵。当正气虚弱时,易受到外部湿邪的侵袭,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邪气滞留大肠,影响传导功能。具体病因如下:
1. 外感湿热:久居湿地,湿邪入侵,影响脾胃功能,使内外水湿滞留不去,为大肠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2. 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酒酪之品,或生冷、暴饮暴食,都会损伤脾胃,滋生水湿,进而引发大肠问题。
3. 情志所伤: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郁而化热后,湿热合邪侵犯大肠,也是诱因之一。
4. 正气亏虚:先天不足或年老体虚的人,脾肾两虚,导致水湿内停。这也是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大肠癌的病位虽在肠,但与其他脏腑如脾、胃、肝、肾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疾病早期,以湿热、瘀毒为主,晚期则正邪交织。其中,外感湿热或脾胃损伤导致的湿热内生、郁久化热是发病的关键。湿热滞留肠道,阻碍气机,热聚成毒,损伤脉络,气滞、湿热、毒聚、血瘀在肠道结积成块,是大肠癌的主要病机。
大肠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内外因素。中医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理脏腑功能,清除内外湿邪,恢复正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以上内容已经过编辑处理,更加流畅生动,以便于读者理解。
上一篇: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