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懒真可能得癌!必知这些防癌密码
作者:袁凤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原主任),高菲(健康时报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标题:《彩虹蔬果、规律运动、远离烟酒、体重管理,以及定期筛查构建健康生活的五大法宝》
一、彩虹蔬果:世界卫生组织的蔬果推荐量是每天500克,种类多样化,以超过5种为佳。更进一步的建议是,每周肉类的摄入量不超过500克。深色的蔬果如红辣椒、番茄、樱桃等具有更强的防癌效果。从2004年起,台湾癌症基金会倡导了一个“蔬果彩虹579”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推荐不同的蔬果摄入量。记住,一份蔬果相当于一个饭碗八分满的量,实在有难度的话,可以想象成是“鸡蛋”的大小。
二、规律运动:“懒癌”一词形象地警示我们,过度的懒散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为了降低患癌风险,每天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的运动。在规划运动计划时,可以遵循“1357”原则:每天至少运动一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如果不能保证天天运动,则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的心率约等于170减去年龄。对于中老年人,推荐走路作为运动方式,同时配合一些手部运动,既有利于局部按摩,又能让心情更加愉悦。
三、远离烟酒:烟酒是癌症的推手。吸烟者的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数倍,而且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大的风险。尽管有人以个别例子自我安慰,但吸烟与多种癌症之间的关联已经是铁证如山。要趁早,适量饮酒也很重要,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0克酒精,女性则少于10克。
四、体重管理:肥胖不仅影响外貌,更是健康的绊脚石。维持健康体重要记住“8580”: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不超过80厘米。减肥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久和科学的努力,而不是依赖捷径或减肥药。要关注一些可能影响体重的意想不到的因素,如房间灯光亮度、观看电视时吃饭等。掌握一些饮食技巧也能帮助减少摄入,如细嚼慢咽、先喝汤再吃菜等。
五、定期筛查:很多人体检时忽视定期的癌症筛查。有肿瘤家族史的人要在直系亲属的患癌年龄早15~20年时进行防癌体检。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加大,更需要重视癌症的定期筛查。通过定期的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癌症风险,提高治愈率。
构建健康生活需要综合的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多样化的蔬果摄入、规律的运动、远离烟酒、合理的体重管理以及定期的癌症筛查。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癌症,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关于防癌筛查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据相关统计,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群是癌症的高危对象。这部分人群的比例在整个患癌人群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那么,哪些人属于这个高危群体呢?
那些长期吸烟、身处工矿环境或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群应该高度警惕。这些环境因素和不良习惯容易诱发肺癌,所以这类人群应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以尽早发现并预防癌症的发生。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
年龄达到五十岁以上的人群中,如果有结直肠息肉、腹泻、便血等病史的人,应该更加重视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强烈建议这部分人群定期进行肠镜筛查或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男性朋友们还需要特别注意前列腺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内容仅为湘120健康网独家发布,旨在提醒广大读者关注自己的健康,重视癌症筛查的重要性。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宝贵的,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健康检查,才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在此呼吁大家,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定期进行癌症筛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希望大家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癌症筛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