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经济与法》栏目关注到了癌症患者自杀这一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在受到大众关注的这起事件背后,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专家研究报告显示,因心理原因产生轻生、自杀念头的癌症患者比例占到了惊人的1%到3%,其中自杀成功的比例更是高达10.3%。如何解开癌症患者的“心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议题。
许多不良情绪往往是癌细胞的活化剂。就像张先生,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展现出了乐观的态度,而这种积极情绪对他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如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乔亚红所说,神经系统对免疫器官具有支配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强这种支配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相反,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治疗。
中国有句古话说:“百病皆生于气”,“万病源于心”。恶劣的情绪对人健康的损害比细菌和病毒更为严重。良好的情绪就像是治疗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对于癌细胞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这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为了激发患者的生存欲望与动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定短期目标。特别是对于一些晚期患者来说,强调“活着就是胜利”至关重要。目标的调整对于打开患者的心锁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了医生的治疗,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同样重要。乔亚红建议,患者可以尝试想象疗法、信心疗法、运动疗法以及发泄疗法等多种心理疗法。其中信心疗法尤为重要。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奇迹。只要患者能够摆脱不良情绪,坚定信心,就有可能战胜疾病。
患者家属也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家属在面对患者的病痛和病情变化时,应有足够的承受力,并设法自我调适心理。避免过度悲伤与忧愁、对患者病情产生恐惧以及产生厌倦情绪,为病人创造安静、积极的修养治疗环境。长期照顾病人可能会导致家属产生心理压力,因此适当调节情绪十分重要。
面对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只有真正关心和理解他们,才能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