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治疗应答
针对早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可显著提高病理学完全应答率。这一重要发现源于美国国立外科辅助乳腺和大肠项目(NSABP)B-40试验和GeparQuinto(GBG44)试验的初步结果,这些成果被同期刊登在1月26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来自这两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对于早期HER2阴性患者,在新辅助化疗中加入贝伐珠单抗能显著提升病理学完全应答率。其中,NSABP B-40试验自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招募了1,206例患者,研究了多西他赛为基础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加用贝伐珠单抗后,乳腺病理学完全应答率从28.2%提高至34.5%。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这一提升更为明显,完全应答率从15.1%跃升至23.2%。
另一项GeparQuinto试验则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招募了1,948例患者。该试验研究了以表阿霉素为基础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报告指出,贝伐珠单抗组的病理学完全应答率为18.4%,而未使用贝伐珠单抗组为14.9%。特别在GBG44试验中,对于三阴性肿瘤患者,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更佳。
尽管这些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研究者强调,只有等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结果出炉后,才能确定贝伐珠单抗是否能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两项试验的随访时间尚短,无法确定观察到的病理学完全应答率增加是否会转化为生存优势。尽管如此,鉴于病理学完全应答与预后之间的紧密关联,尤其是在三阴性肿瘤患者中,研究者推测这种有益效果可能会持续存在。
两项试验中的贝伐珠单抗治疗均伴随着一定的毒性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黏膜炎、高血压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等。对于未来的治疗策略,可能的预测贝伐珠单抗治疗益处的分子标志物以及管理其毒性反应的方法将至关重要。研究者也指出,由于目前的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可能受到招募标准、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些发现。
这些研究结果为早期HER2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在新辅助化疗中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医生可能能够更好地治疗这类患者,提高病理学完全应答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长期随访数据来确认这些初步结果,并最佳的用药策略和管理毒性反应的方法。针对多西他赛与卡培他滨或吉西他滨联合治疗方案,其详细流程为:首先通过静脉注射多西他赛75 mg/m2,此步骤在每个周期的第一天进行;随后采用序贯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治疗。卡培他滨的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825 mg/m2,持续使用14天;或吉西他滨的剂量为每次1,000 mg/m,在第1天和第8天给药。前六个周期中,患者还将接受贝伐珠单抗的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5 mg。
在GBG44试验中,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剂量分别为90 mg/m和600 mg/m,两者都在第一天给药,每三周为一个周期,共进行四个周期的治疗。接着是四个周期的多西他赛治疗,剂量为每日100 mg/m,给药时间同样在第一天,每三周为一个周期。值得注意的是,贝伐珠单抗的给药时间与NSABP B-40试验一致,即每公斤体重15 mg的静脉注射,但其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周期的第一天给药,并持续八个周期。
迈阿密大学西尔维斯特综合中心的Alberto J. Montero博士和Charles Vogel博士对上述研究结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指出,尽管有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近撤消了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适应证,关于贝伐珠单抗的争议并未平息。他们认为,在缺乏总生存率收益的情况下,基于替代临床终点(如病理学完全应答率)的显著改善是否能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收益尚不确定。这需要等待正在进行中的试验的复发和生存数据来解答。这两项研究虽然报告了贝伐珠单抗能显著提高病理学完全应答率这一替代临床终点,但如果最终证明这一替代终点无法预测早期乳腺癌的生存收益,那么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地位将受到质疑。经济因素(如抗肿瘤新药的费用不断增加)也是当前争议的热点之一。
这两项试验得到了多方面的资助和支持。NSABP B-40试验获得了美国国立研究所、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公共卫生服务部以及多家公司的资助。GeparQuinto试验则得到了赛诺菲-安万特与罗氏的资助。而Vogel博士则公开披露了自己存在的多方面的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