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培根是致癌物 加工食品要悠着吃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最近宣布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这一消息让众多美食爱好者感到担忧。英国《每日邮报》透露,来自十个国家的科学家经过对现有证据的评估,决定将加工肉制品归为致癌物类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加工肉制品呢?
加工肉制品是指通过烟熏、腌渍、添加化学物质等方式处理过的食品,除了我们熟知的火腿和培根,还包括其他一些肉类制品。报道还提到新鲜红肉有可能被列为“较可能致癌物”,这主要是因为红肉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重视。尽管我们热爱美食,但也需要明确,并非所有食品都有益健康。以下这些食品,尽管美味,但我们需要适量食用,不可贪嘴。
为了长期保存,腊肉含盐量极高,高盐食物会对肾脏造成较大负担。腊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可能致癌。脂肪方面,腊肉中的含量也很高,对身体不利。建议减少腊肉的摄入量,食用前可先蒸一下去除多余油脂,或将其浸泡在淡盐水中以稀释盐分。
超市售卖的香肠、路边摊的烤肠都存在亚硝酸盐、色素和油脂含量高的缺陷。每100克香肠中可能含有20-30克油脂,烤肠中的油脂含量甚至超过50%。建议尽可能少吃或不吃,如果要吃,可以选择颜色不鲜艳的香肠,如蒜肠、玉米肠、鸡肉肠相对好些。
市场调查显示,市面即制即售的熟肉制品有高达73%的不合格率。很多熟食店里的酱牛肉、肘花等呈现鲜艳的颜色,很可能是因为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胭脂红等色素。建议尽量少吃在外购买的酱牛肉,购买时要精心挑选。
除了上述食品,葱油饼、松花蛋、锅贴、油条和油炸臭豆腐等也需要注意。这些食品或含有过多油脂、重金属,或经过油炸等加工方式,都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健康风险,做好适量食用和合理搭配。
饮食健康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要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做到适量食用、合理搭配。毕竟,良好的饮食才是健康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美味却对健康有潜在风险的食物。在此,我们将对几种常见食物进行解读,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于油炸臭豆腐,尽管其热量高达500~600卡,且可能产生致癌物,但完全可以适度享受这一美食。建议一两周吃一次,如果无法抵挡其诱惑,可以选择与他人分享。选择卤、煮的烹调方式能减少油脂摄入。
接下来是桃酥等酥皮点心,它们因其酥脆口感深受中老年朋友的喜爱。这类食物存在反式脂肪酸多、油脂、饱和脂肪酸和糖的含量高等问题。建议中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一次只吃40g左右,选择加工简单、少油的产品。
腌菜也是人们常吃的食物,腌制过程中可能产生致癌物质。虽然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随时间变化,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增加消化道癌变风险。建议适度食用。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物质的致癌程度分为五级。其中第一类致癌物质包括黄曲毒素、酒精饮料和等,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霉变的食品可能存在,应避免食用。
第二类致癌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虽然对人体理论上有致癌性,但实验性证据有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丙烯酰胺属于此类,常存在于高温油炸食品中,应尽量避免。
第三类致癌物质在动物实验中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但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有限。比如氯仿等化学物质。第四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虽然证据不充分,但仍需谨慎对待。第五类致癌物则指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将培根肉、肉饼和小香肠列入含有潜藏致癌物质的名单。对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食品健康,谨慎选择食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在选择食品时,我们应尽量选择新鲜、自然、加工少的食物,避免过度油炸、腌制等处理方式。让我们追求美味的更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