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毒衣导致20年后来膀胱癌
当一件衣服引发的不幸警惕服装中的有毒染料“偶氮染料”
想象一下,当人们兴高采烈地从商店里挑选出漂亮的衣衫,却未曾意识到这件衣服可能正悄无声息地输送着致癌毒素。这一切,竟然与我们穿着的衣物中的染料可怕的“偶氮染料”息息相关。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张鹏谈及这种染料时,言辞严肃:“偶氮染料的毒性甚至超过食品染料苏丹红。”这些染料,也被称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由23种可能致癌的芳香胺中间体合成,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约有360多种。当这些染料用于服装布料染色,特别是内衣染色后,其有毒成分会通过皮肤接触被吸收、扩散。在特定条件下,这些染料会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改变人体DNA结构,诱发病变。其中,毒性最强的当属联苯胺。
更令人惊恐的是,偶氮染料导致的癌症潜伏期可长达20年。张工程师警告说,“今天患上的膀胱癌,可能是20年前那件含有联苯胺的衣服种下的祸根。”可怕的是,这些有毒染料的威胁在于其无法检测,像恶魔一样附着在衣物中,无法被水洗或熨烫掉。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的阮文红博士强调:“这些有毒染料比甲醛更可怕,因为它们不溶于水,无法被消费者轻易分辨和去除。”
事实上,关于有毒服装染料引发癌症的科学结论早已存在。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中就有超过3000人因职业接触偶氮染料而患上膀胱癌。德国卫生部门也发现,使用此类染料的人群膀胱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大量医学调查表明,经常接触联苯胺的人膀胱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8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禁止在纺织品中使用此类有毒染料的法规。我国也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了相关强制性标准。
尽管法规严格,现实却仍令人担忧。在最近对主动送检的20家知名品牌服装面料样品的检验中,竟发现约6%的样品含有偶氮类染料,最严重的超标达190倍。这些主动送检的知名品牌尚且如此,那些不知名品牌、由中小企业生产的纺织品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该如何防范?除了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风险。研究发现,不吸烟且每月吃甘蓝等蔬菜多于3次的人,患膀胱癌的几率大大减少。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更加警惕,时刻关注自己穿着的衣物是否安全。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纺织品的安全。毕竟,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离不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