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10点 癌症离你远去
坚持回家吃晚饭:回归日常,珍视健康
为何中国人喜欢在宴会桌上谈问题?这是孙燕院士所疑惑的现象。在他看来,这种习惯导致了许多人长期饮食无规律,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中被称为成功人士的人,他们往往难以回家享受一顿普通的晚餐。孙燕院士号召大家:“珍惜自己的身体,远离癌症,从坚持回家吃晚饭开始。”
饮食不规律、过度饮食、烟酒的侵害,这些都使我们的肠胃持续受损。油炸食物更是被多位肿瘤专家所抨击的高危食品。孙燕院士分享了他年轻时在美国的一次经历,从此他减少了油炸食物的摄入,因为长期食用油炸食品可能诱发肠癌、癌等消化道肿瘤。
中国人有男人爱大包大揽的习惯,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连剩菜剩饭也是。但这种习惯可能诱发胃癌。对此,孙燕院士建议,如果有长期胃部不适,最好去医院做检查。他也强调瘦的人患癌的机会相对较小,肥胖可能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适当控制胃口,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癌症至关重要。
孙燕院士自己的防癌心得是每天只吃七分饱,及时离开饭桌,避免多吃。他从60岁开始就宣讲防癌经验,并强调早从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预防的重要性。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体检,因为有些肿瘤隐蔽性高,偶尔一次的体检可能无法发现。即使一次体检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肿瘤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一年内也可能突然发生异常。
我们的身体如同一部精密的汽车,各个器官都在日夜不停地辛勤工作。为了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定期的体检和保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和器官的老化,体检项目应该更加全面,频率也要相应增加。隐秘部位的检查同样重要,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潜在的风险。
坚决远离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吸烟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烟中的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在烟雾被吸入时,可能附着在鼻咽部,经过长期慢性刺激,有可能诱发癌变。除了吸烟,EB病毒的感染也是鼻咽癌的一大诱因。虽然大部分成年人感染了EB病毒并不会致病,但小孩子的感染率非常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不良生活习惯可能诱发癌症。孙院士指出,许多肿瘤实际上是由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过多食用高脂食品、偏爱肉类、忽视蔬菜的摄入,都可能导致患病风险增加。吸烟人口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无辜受害。性生活混乱、感染HPV等人乳头状病毒也使得癌症发病上升。这些不良因素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些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宫颈糜烂等,被视为“癌前病变”。虽然它们可能不像癌症那样令人惊恐,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癌症。如果已经查出这些癌前病变,一定要及早治疗。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癌症至关重要。孙院士自己从不抽烟饮酒,这一良好习惯也影响了周围的朋友。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适时锻炼,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癌症。孙院士的日常锻炼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很少用车,以步行代替驾车,随时锻炼。他喜欢走路、游泳等,只要动起来就比不动强。而且锻炼不需要特定场合和时间,工作间隙和闲暇时间都可以进行小运动。
在丰富的诊治经验后,孙燕院士发现许多患癌的患者都有着相同的诱因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勾心斗角。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学会满足,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确实能给我们一个好的身体。像孙院士建议的那样,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