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生活与精神卫生
人的情绪多变,犹如四季更替。时而如沐春风,充满生机与活力;时而如夏日炎炎,热情冲劲;时而忧愁沉静,如秋叶落;时而寒冷寂静,似冬夜寒霜。人的精神状态,因此变幻莫测。
人生顺遂时,精神焕发,宜积极进取;遭遇挫折时,则需沉静以待,等待转机。若精神与肉体遭受连续打击,人便容易陷入疲惫,此时疾病易入侵,癌症亦不例外。
有时人们在自以为健康、精力充沛之时,却可能已悄然患上癌症,只因症状尚未显现,自己不得而知。同样,有时身体微小不适,便可能让人忧虑自己已患重病。
人的每日精神活动繁多,脑细胞活跃,导致状态各异。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如何应对?
Hans Selye教授的“精神紧张学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窥究竟的视角。他的学说指出,人的情感兴奋可能刺激脑下垂体,导致自律神经紊乱,进而引发内分泌、胃肠等系统的异常,使人容易生病。
大约八成的癌症是由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引发的,这在癌症免疫学中已成为常识。对于同样的致癌因素,如吸烟,不同人的反应却大相径庭。这除了遗传性因素外,还包括先天性异常、免疫内分泌代谢异常等。这说明,致癌的危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Selye的学说关于精神对内分泌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
片濑元教授曾指出,脑细胞中的钙质减少可能导致精神紧张或刺激,而这种情感起伏又会进一步减少钙质。与此相似,情绪的波动可能影响脑细胞的钙质含量,这与Selye的致癌影响学说有相通之处。
人的精神和情绪就像四季一样变化无常。持续的苦恼、愤怒或悲伤可能引起内分泌异常,这种异常也可能影响包括糖尿病、胃肠病、高血压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现在,有研究表明这种状态也与致癌有关。
我们平时应注意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卫生。轻松开朗的心情不仅能预防癌症,也能避免其他疾病。平时应以轻松开朗的心情生活,尽量避免过度的情绪起伏。如果有不良精神状态,应适当调节,放松心情。不要过度担忧癌症,一点小症状便惊慌失措。每天多笑少愁,这是预防癌症的第一步。
有些人为癌症而过度忧虑,导致神经机能衰弱。他们因一点小症状便惶恐不安,到多家医院求诊,取诸多药物。这种过度的忧虑可能反而引发癌症。我们应该保持开朗的心态,笑对生活,这是抗击癌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