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互联网医院发布医邻肿瘤中心
微医医邻肿瘤医联体协作平台启动,全国瞩目下的医疗创新之旅
2017年7月8日,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在上海诞生。微医医邻肿瘤医联体协作平台正式亮相,标志着全国首个专注于肿瘤学科的互联网专科医联体平台的诞生。这是微医新型健保体系专科阵营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当天,来自陕西、江苏等四省的六家市县级医院率先成为这一创新平台的一部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在启动仪式上强调了专科医联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面对中国人口众多、卫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急需一种有效的模式将优质的肿瘤资源下沉到基层。专科医联体的出现,无疑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希望。秦教授表示,希望通过专家学者的学术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等方式,为基层医生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回溯至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今年将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医联体尤其是专科医联体的作用,提高肿瘤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已成为各地卫生主管部门面临的重要挑战。自微医于2016年启动医联体计划以来,“互联网+医联体”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研究关注。
帮扶基层医疗学科建设的行动已经启动。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的“华佗工程”项目中,微医平台发挥了其在产品、系统、学科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的帮扶。院士、专家们的加入为专科能力向基层下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互联网医疗分会暨全国医联体联盟的成立更是推动了专科医联体的建设步伐。院士、专家们的集体加盟为专科能力向基层下沉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乌镇互联网医院已经成立了由众院士领衔的多个专病远程会诊中心,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让患者能够在基层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微医医邻肿瘤医联体协作平台的成立是这一创新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作为第13个专病远程会诊中心加入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它将依托微医强大的医联体系统以及广泛的医疗资源合作网络,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这个平台不仅为基层医生提供了与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基层的肿瘤防治能力,还通过远程会诊机制、远程培训等方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技术协作。启动当天,多家医院共同加入这一平台并签订了技术帮扶战略协议。这标志着专科医联体的建设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微医深化专科布局,构建新型健保体系
在近日的中国创新大会上,微医掀起了一股健康科技的新浪潮。该巨头宣布已完成了包含专科、全科及保险在内的微医健保体系布局,以此对标美国的凯撒医疗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式的健康守护神。
微医的专科体系建设是其健保体系的核心支柱。深化专科布局,不仅是与全国19个省市中心医院共建互联网医院,更是成立了由多位院士领衔的12个专科远程会诊中心。通过与全国重点医院的顶尖学科紧密合作,微医构建起一座“无围墙的医院”,将前沿医疗科技融入传统医疗服务中。
值得一提的是,新成立的肿瘤医联体协作平台,更是微医专科能力的强大展现。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专家协作等多种形式,优质医疗资源得以“组团下沉”,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样的布局不仅打破了地理限制,也让病患在面临重大健康挑战时,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稳固的专科体系建设的全科服务体系与专科有效协同,形成了健保体系的“网底”。而作为“纽带”的保险服务也成规模落地,使得微医新型健保体系在优化中国优质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节约医疗卫生费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微医在助力“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转变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也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健康红利。
湘120健康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媒体合作请联系湖南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