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胃癌发病率 30年翻一番
近年来,我国胃癌的新发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占全球比例高达四成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病患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青年人才步入癌症的魔掌。胃癌的发展迅速且隐蔽,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发起的癌症防治科普宣传计划尤为关键。北京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对此表达了深刻关切。他指出,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并不高,但早期胃癌的生存率却高达九成以上。早期筛查对于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在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中开展胃癌筛查尤为重要。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相似,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胃癌的预防,专家们给出了诸多建议,包括改变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食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严重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和压力大成为了中青年胃癌高发的主要因素。现代白领长时间工作、饮食不规律以及紧张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引发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癌的一个重要诱因。除了身体上的因素,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季加孚教授表示,即使确诊胃癌也不必灰心丧气,手术联合新型靶向药物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虽然胃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但我们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胃癌的发展。只要及早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我们就有可能战胜胃癌,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胃癌防治意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胃癌治疗是一场艰巨的战役。手术,尽管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武器,但仍然有其局限性。手术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无法触及全身各个部位,因此潜在病灶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潜伏的癌细胞,如同狡猾的狐狸,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仅仅依靠手术是无法达到完全根治的,胃癌术后常需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近年来,术前术后的辅助化疗备受瞩目,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方式。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氟尿嘧啶5-FU一直是胃癌化疗的基石药物。使用它需要外科置入中心静脉插管,而这导致了超过四成的患者出现静脉内膜炎等插管相关并发症。幸运的是,新一代口服化疗药物的出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新药能够在到达肿瘤组织后精准释放5-FU,有效杀死癌细胞,同时大大减少抑制、脱发等毒性反应。一项大型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相比传统的5-FU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因素在癌症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负面情绪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削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能力。相反,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平衡和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癌症细胞处于可控状态,最终可能被机体免疫系统所消灭。面对癌症诊断,焦虑、悲伤和犹豫无法带来任何帮助,只会加重病情。只有以积极、主动、坦然的态度面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真正对病情产生积极影响。
生活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癌症亦然。手术、化疗、康复……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坚韧不拔、积极应对。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医学的进步和医生的专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信念和毅力。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成为战胜病魔的最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