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陷入癌症化疗6大误区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手段之一,尽管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仍有许多人对它存在误解。以下是针对化疗的六个常见错误认识。
误区一:化疗仅是辅助手段
实际上,化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手术和放疗并列。某些全身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肾母细胞瘤和睾丸肿瘤等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化疗实现治愈。在某些局部治疗后的情境中,化疗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十年来,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内科治疗手段日益受到重视。
误区二:化疗仅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
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实际上,越早接受规范的抗肿瘤化疗,治愈的机会就越大。化疗并不只是晚期癌症患者的选择。如果在早期没有抓住机会或没有采用合理规范的化疗,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为未来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疾病的根治,威胁患者的生命。
误区三:化疗会“敌我不分”
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缺乏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药物确实无法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各种抗癌药物都有其特性,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毒性,同时提高疗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肿瘤化疗已经逐渐走出“敌我不分”的困境。
误区四:化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对于化疗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和痛苦,传统的做法是让他们卧床休息。德国医学专家的报告指出,采取散步等积极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他们对化疗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和血液循环功能,帮助他们更顺利地接受化疗。
误区五:化疗期间需要忌口
癌症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加强营养,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和身体抵抗力降低。在化疗期间,患者需要重视营养的补充,摄入足够的糖、脂肪、维生素和蛋白质。在食品选择上,没有必要过于禁忌,一些常见的“发物”如鲫鱼、鸡肉等也是良好的营养食品。
误区六:化疗药物越新、越贵、越多越好
每年都有新的化疗药物研制上市,临床应用的癌症化疗药物也有数十种。在选择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期、年龄和身体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首选新药或高价药。另一方面,肿瘤内科的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多种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支持对症治疗和生物治疗等,但并非手段越多越好,需要合理搭配。
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化疗,避免走入误区,才能更好地进行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