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扼住乙肝病毒的喉咙

癌症 2025-06-28 14:09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亚洲是乙肝病毒的肆虐之地,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慢性乙肝患者生活在亚洲。根据1992年的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惊人,近1.3亿人,平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率高达57.6%。

在全球的病毒威胁中,乙肝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堪称最大。尽管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病毒引人关注,但实际上,乙肝病毒才是全球健康安全的隐形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总数超过20亿,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占到了3.5亿。

中国的情况尤为严峻。从每月公布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来看,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以最近的数据为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乙肝发病人数高达12.4674万人,死亡人数达到80人。相比之下,艾滋病、禽流感等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则相对较低。

乙肝病毒的危害性在于其难以治愈且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目前全球尚无药物能够根治乙肝。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未经适当治疗或监控的慢性乙肝患者,有四分之一会因为这两种疾病而死亡。肝癌尤其棘手,即使在医疗技术先进的美国,五年存活率也低于10%。对乙肝病毒的有效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乙肝病毒并非无法预防。其传播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三个途径,这三个途径的英文单词首字母连起来就是“BBS传播”。只要控制好这三个环节的交叉传染,就能有效遏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在这场预防战争中,疫苗是最有力的武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为乙肝的预防带来了希望。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乙肝疫苗的研究就一直在进行中。随着新一代商业乙肝疫苗的出现,疫苗的价格也迅速下降,使得更多人能够接种。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对于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按规程注射乙肝疫苗后,95%以上可以获得终身免疫。而那些在第一轮注射后无免疫应答的人,再次注射后也有机会获得免疫力。疫苗的效力与注射时间密切相关。对于新生儿和儿童来说,越早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越好。特别是在出生的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实现母婴阻断。对于已经接触过乙肝病毒的人来说,疫苗的作用就有限了。乙肝疫苗的接种应该尽早进行。美国的经验表明,开展面向新生儿和学龄儿童的乙肝疫苗免费接种行动可以显著降低乙肝的发病率。美国的成功催生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对抗乙肝全球战略。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范畴内。亚洲国家需要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加强国家层面的行动来对抗乙肝病毒的威胁。通过疫苗接种和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公众对乙肝病毒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对于遏制乙肝的流行至关重要。中国曾面临一项重大挑战: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仅仅用了八年时间,我们就成功地将这一感染率从7%降至0.5%。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对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坚定投入和持续努力。

回溯历史,中国在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当时,所有新生儿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而疫苗和接种费用则由家长承担。到了2002年,乙肝疫苗正式被纳入计划免疫,疫苗费用由国家承担,家长只需支付少量接种费。这一政策的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温家宝颁布的第434号国务院令公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全国所有新生儿全部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这一进步的取得并非易事。在实行过程中,经费是一个重大的制约因素。专家指出,仅仅五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的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每年至少需要50亿开支。更大的挑战在于计划免疫所需的人员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冷链”问题,即疫苗的储存和运输需要在特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这对边远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卫生部展现出了开放的姿态。他们与国际组织合作,引入资金、经验和先进的公共卫生理念。最近,青海开展的50万儿童接种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合作不仅带来了必要的资金,还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乙肝防治工作向前发展。

卫生部长陈竺在中国科协年会上表示,“中国要把乙肝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这位坚定而富有远见的领导人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未来希望。事实上,青海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14岁以下人群完全受乙肝疫苗保护的省份,这一消息无疑为我们所有人带来了振奋和鼓舞。我们看到了努力、决心和合作的成果,也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面对乙肝病毒感染率问题束手无策的国家。相反,我们已经走在了一条成功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道路上。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国家的投入、卫生部门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期待着未来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上一篇:口服头孢地尼治疗淋病效果显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