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谨防小儿胃食管返流

疾病百科 2025-06-28 14:00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在常见的临床场景中,我们常常遇到以“反复上腹部烧灼感,甚至口吐胃酸水”为主诉的患者。其中,不乏一些小儿无原因地呕吐,反复出现咽部不适,甚至发生难以解释的反复夜间哮喘发作。这些症状,往往指向了一种医学现象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从胃反流入食管内。这一现象在婴儿中,往往是因为局部括约肌发育不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会在生后18个月内逐渐好转。病理性反流则常常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年长儿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婴幼儿顽固性呕吐和生长发育迟缓等,这些症状组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近年来,国外的研究发现,GERD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达到8%左右。虽然大部分GER患儿在生后12至18个月时症状会自然消失,但未经治疗的病儿在4岁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达10%。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胃食管反流病的特点鲜明:

1. 新生婴儿反复出现呕吐,表现为喷射性呕吐,有的酷似幽门梗阻。但呕吐物一般不含胆汁。年长儿的呕吐则可能表现为除外其他原因的反复发作。

2. 由于长期呕吐导致的摄入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

3. 呼吸道症状反复不愈,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气管炎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窒息或死亡。

4. 并发症的表现多样,如婴儿哭闹、烦躁,年长儿可能会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和反酸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在餐后出现,卧位时加重,服用抗酸剂后会减轻。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反流呢?我们可以将食管下端区域想象成一扇门。进食后,食管蠕动产生的压力帮助食物被推入胃中,而这扇门迅速关闭,防止食物回到食管。任何导致这扇门关闭障碍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反流。目前公认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食管蠕动和廓清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和胃内压增高等。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我们常用一些检测方法,如:胃食管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胃排空试验、同位素扫描、内窥镜及组织活检等。

在鉴别诊断时,我们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区分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我们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系统疾病的鉴别。

在治疗方面,儿科对于GERD的治疗方法多样且存在一定争议。常用的方法包括饮食和体位疗法、药物疗法、改善胃动力等。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中医的脾胃学说在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习编辑:郭婷婷)

更多关于胃部疾病的知识,等待您进一步。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