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型病症的三阶段:黄疸前后及其演变
在急性型的整个病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分为三个阶段:黄疸前期、黄疸期以及黄疸后期(恢复期)。每一阶段,患者的表现症状都如实地反映了病情的发展变化,让我们深入了解下这三个阶段的特点。
一、黄疸前期
此阶段从病人开始出现症状到黄疸出现,一般持续数天到两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有发热的症状,随后全身出现不适,食欲明显减退,厌油、上腹不适、腹胀或便稀。尿色变得像浓茶一样浓黄。少数患者还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甚至右上腹有明显的叩击痛。化验检查显示,肝脏有明显的变化,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两对半”检查阳性。这一阶段,由于病人的血液、大小便、呕吐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此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二、黄疸期
在这一阶段,患者的巩膜和皮肤相继出现黄染,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高峰(数日到两周)。虽然发热症状逐渐消退,但消化道症状却进一步加重。黄疸大多由肝细胞引起,肝脏明显肿大并伴有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叩击、压痛。部分病人甚至可以触及肿大的。肝功能化验结果明显异常,血清胆红素均超过正常值。
三、黄疸后期(恢复期)
这个阶段,黄疸逐渐消退,病人的临床症状开始改善,食欲明显增加。肝脾也逐渐恢复正常大小,肝功化验的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还有一种特殊的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有明确的乙肝接触史,在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感冒、关节痛、荨麻疹等黄疸前期的症状。当黄疸出现后,患者会感到乏力、食欲不振和恶心等。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的大便颜色变浅,皮肤和巩膜黄染明显且颜色深重,持续时间通常长达数个月。尽管病人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但全身状况尚好,没有体重减轻和贫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