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饮食“缓解”您的心律
对于中老年患者的健康护航,食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身体摄入的总热量过高时,血清胆固醇含量便会逐渐上升,而这正是心律失常的隐患之一。控制热量摄入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首要任务。
对于年过四十的人群,胆固醇的摄入更应引起注意。即使血清胆固醇处于正常水准,也应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建议以植物油、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作为替代,每日的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下,从源头上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控制脂肪的摄入同样关键。过多的植物油若摄入过量,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在烹饪时,应适量使用植物油,避免过量。
盐的摄入量也要严格控制。过量盐的摄入会导致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发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盐摄入过多还会导致体内水潴留,加重心脏负担。限制盐的摄入可以减轻心血管负担,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
除了上述控制摄入的物质,通过食疗增加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有效途径。许多维生素和无机盐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益处。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加血管韧性,减少脆性,防止血管破裂。钾盐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微量元素碘对降低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并能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浸润沉着,进而防止心律失常的形成。这些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蔬果、海产动植物中。
纤维素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元素。它可以通过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预防心律失常的作用。
而对于青少年因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律失常,食疗的作用在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他们需要摄入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肉类、鱼类以及维生素类等,这些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无论中老年还是青少年,通过合理的食疗,人为地控制摄入物质的质量,都可以有效地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守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