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勿须人人自危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走入治疗误区的乙肝患者。他们由于对乙肝的基本转归和合理治疗了解不足,或者受到某些广告的不实宣传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患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包括:长期携带病毒是否会对亲属和周围人群造成传染,社会是否会对他们产生歧视;治疗乙肝的药物种类繁多,该如何选择;长期携带病毒是否会演变为肝癌。
其实,虽然乙肝具有传染性,但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传染和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抗病毒能力和免疫功能。拥有健全免疫系统的人,即使携带病毒,也往往能终身无症状。实际上,国内外都有病例显示,部分患者即使未经特殊治疗,也能实现全部转阴甚至产生保护性抗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才是治疗乙肝的关键所在。
我们也要告诉广大病友,乙肝患者中发生癌变的只是极少数,无需过分担忧。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我们就能像健康人一样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乙肝的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失败的教训需要总结。长期以来,医务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案,但至今仍未发现特效药。因为乙肝病毒寄宿在肝细胞内,任何药物的杀灭作用都会对肝细胞造成破坏。
过去的治疗方案中有两点教训:一是依赖外源性抗病毒物质,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等。这些药物在用药时可能会使HBVDNA数量下降或转阴以及HBeAg转阴,但停药后体内抗病毒物质不足会导致反弹,长期或大剂量用药会增加肝脏负担。二是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不能提高,一切治疗都可能会失败。
在防治乙肝方面,免疫学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例如,利用乙肝疫苗可以使大部分人不患乙肝。受到部分人感染乙肝后自然转阴并产生抗体的现象的启发,通过现代基因工程手段培养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清除体内的病毒。虽然这种方法技术要求严格,操作复杂,且代价高昂,难以推广,但在其基础上出现的基因治疗、全息自灸等方法也达到了相同的目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也在进行中,有望近年取得突破。人类战胜乙肝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对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是不需要治疗,因为他们大多长期携带病毒也不一定会有严重后果,甚至部分人免疫功能提高后还能自然转阴。但目前众多学者建议将无症状携带者列为不适合生物学治疗的对象,这使得慢性乙肝患者感到失望。我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区别对待。对于经济承受能力较差且不愿意接受治疗的人,可以暂缓治疗,但要定期医学检查以防不测。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且愿意接受治疗的人,应及早采取提高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的措施,这不仅有助于早日康复,还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