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小儿胃肠型感冒
问:上周日带着孩子外出赴宴,没想到第二天小家伙就吐得一塌糊涂,还拉肚子。我以为是不洁饮食导致的,吃了黄连素也不见好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患上了胃肠型流感。胃肠型流感究竟是个啥玩意儿?咋防治呢?
答:我们要搞清楚流感和胃肠型流感的区别与联系。
典型的流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它短时间内会有一大批人群集中发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中毒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全身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胃肠型流感,则是流感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同样是流感病毒,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它被称为胃肠型流感。
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去年那个暖冬,给病毒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报告,我们的邻国日本从去年12月份至今已有四千多人患上胃肠型流感,其中已有15人死亡。
那么,胃肠型流感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胃肠型流感的临床表现很特殊,同样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但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由于其症状类似于胃肠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炎。一般的胃肠炎与饮食有关,通常是单个病例,有时会出现群体发病的情况。胃肠炎的粪便多为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可能伴有脓细胞。通过服用肠道杀菌药物如黄连素,一般可以有效治疗,这与胃肠型流感有所不同。
那么,如何预防胃肠型流感呢?
胃肠型流感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流感病毒通过吸入呼吸道进入血流,然后侵犯消化道黏膜。由于病毒只能在机体细胞内生存繁殖,因此远离病人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有带病毒者存在。为了减少吸入病毒的量,建议少去人群密集处或者佩戴口罩。由于病毒颗粒极小,在流行期间,空气中的病毒难以避免被吸入。但少量病毒被吸入体内时,多数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杀灭而不发病。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防病的关键。这包括注意儿童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保持愉快的心情等。保护消化道的功能也很重要,要尽量避免乱食不好消化的食物,及时治疗消化道感染,防止病毒趁虚而入。
治疗胃肠型流感的关键在于明确诊断后根据症状的轻重进行治疗。由于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如果症状轻微,只需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多数患者在数日后可自愈。如果症状明显,可选用对症药物如退热药和止痛药进行治疗。腹泻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口服补液盐。对于多次呕吐、尿少的情况,有时需要静脉补液。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危害。
(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