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得谨慎伤害孩子的激励话
在这里,我们要揭示一些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可能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鼓励言辞。身为父母的你们,需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当6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时:
错误的回应是:“妈妈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这种回应实际上可能让孩子觉得你不理解她的真实感受。更好的方式是尝试了解事情的全貌和细节,通过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理解,这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
二、当儿子与小伙伴玩耍后回家表示不喜欢某个孩子时:
错误的回应是:“不可以这么说,那个孩子挺好的。”这样的回应可能会抑制孩子判断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认识到孩子不喜欢某个孩子总有他的理由,尝试了解他的感受,并鼓励他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告诉孩子与小伙伴相处时,要先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发生不愉快,可以尝试改善,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结束关系。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未来的社交能力一定大有裨益。
三. 当6岁的孩子告诉你今天班里画画时老师表扬了她时:
错误的回应是:“你是最棒的。”这样的过度表扬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恰当的、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具体的表扬,比如“今天你的画色彩搭配得很好”或者“你画得很有创意”。
四、当父母在大吵时,5岁的孩子无意中听到了,妈妈想要解释时:
错误的回应是:“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吵架。”将成人之间的争执全盘托出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担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是情绪有些激动,跟他们无关,然后简单拥抱或说句调侃的话,让孩子放心。
五、当5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因为同伴嘲笑她的鼻子而闷闷不乐时:
错误的回应是:“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妈妈就喜欢你这个样子。”这可能会让孩子怀疑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更好的回应可以是:“我明白你感到难过,但每个人的外貌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然后尝试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也可以鼓励他们学会接受和面对他人的评价,学会自信地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伤心情绪,可能不能理解这种情绪从而误解对方的情感,有时会导致孩子将不快压在心底不再沟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当孩子因外貌或其他原因感到不快时,我们应首先询问他们是否在与他人进行比较。与孩子进行沟通,他们的感受,并尝试给予帮助和支持。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高大或漂亮,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鼓励他们在兴趣爱好和身体锻炼上下功夫,如打篮球或学习游泳等。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向我们表达疑虑时,我们应该坦诚地回应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用过于绝对的言辞来回答他们的问题。例如,当孩子问及我们是否吸烟时,我们可以坦诚地告诉他们我们从未吸烟并解释我们的理由。如果我们偶尔需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或避免尴尬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我们的动机和考虑,让他们知道有时候善意地撒谎也是一种必要的方式。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有助于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情感和决策背后的原因。与孩子沟通时应该注重情感交流和理解,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支持和理解将会是他们最大的力量源泉。(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