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乙肝偷袭准妈妈怎么办?

骨科 2025-06-28 16:3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近年来,针对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医学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建议:在接种疫苗前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一针下去,婴儿立即获得大量保护性抗体,这些抗体能在婴儿血液中持续两个月,并在注射后3-7天达到最高水平。这些抗体一边逐渐消失,一边刺激婴儿自身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确保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得到全面保护。

小高夫妇最近因为小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忧心忡忡。他们了解到,肝炎病毒可能会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胎儿。传染科的王教授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并回答了他们的疑问。

广大乙肝妇女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生育?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以及肝硬化的妇女最好不要怀孕。因为怀孕会增加孕妇肝脏的负担,并可能使原有的肝病恶化。肝功能减退也可能增加分娩时的并发症,危及母子安全。乙肝妇女在肝功能正常一年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是最明智的决定。

对于乙肝孕妇的孩子是否都会感染乙肝这个问题,答案并非肯定。孕妇血液中如有肝炎病毒抗原,那么她的血液、唾液、乳汁和羊水中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并非所有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的孩子都会感染乙肝病毒。传播率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是否存在e抗原阳性等情况。表面抗原阳性的妇女在控制抗原滴定度后可以怀孕。

那么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呢?阻断母婴传播是医学界的难题。少数病毒通过胎盘传播,大部分是由于分娩时胎盘剥离或母血通过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由于婴儿对乙型肝炎病毒没有抵抗力,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具体做法是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随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宝宝周岁后验血,如果血液里有表面抗体存在,就说明宝宝已经得到充分保护。

乙肝妈妈能否采用母乳喂养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主要取决于母亲会不会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一种观点认为,母亲乳汁中病毒的含量远没有血液中多,新生儿打了乙肝疫苗后就可以母乳喂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为了减少传播机会,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最好不用母乳喂养。如果母亲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经乙肝病毒基因检测为阴性,那么可以在婴幼儿产生保护性抗体后进行母乳喂养。

通常情况下,如果母乳能检测到乙肝病毒,则不适宜母乳喂养。关于母乳与乙肝病毒的关系,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那些担心母乳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的母亲来说,检测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当检测到HBV-DNA阳性时,它明确地告诉我们,母亲体内存在活跃的乙肝病毒,并且传染性较强。

对于那些检测结果为大三阳的母亲,尤其是肝功能异常者,更需要警惕。这表明病毒正处于活动期,其母乳的传染性更大。在哺乳期间,这些母亲需要特别注意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如果婴儿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出现破损或溃疡,那么母乳中的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这些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乙肝病毒感染。在哺乳过程中,母亲和婴儿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潜在的风险点。

如果母亲乳头出现破裂,也应该暂时停止母乳喂养,以防止病毒通过破损的乳头传播给婴儿。在这一特殊时期,母亲可以采取其他喂养方式,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保护其免受病毒的侵害。

对于乙肝病毒的母亲来说,哺乳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过程。通过检测母乳中的病毒含量和注意潜在的风险点,我们可以为婴儿的健康保驾护航。实习编辑李杏在此为读者梳理了这一重要话题,希望能为广大母亲带来帮助和启示。(字数:XX字)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