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避开的三角心理游戏
在职业舞台上,我们仿佛被牵引着参与一出戏剧般的心理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我们时而扮演狼,时而扮演狗,又或是羊。这些角色并非我们真正的自我,而是职场“戏剧三角形”心理游戏的产物。
在这场游戏中,狼是压迫者,他们可能滥用权威,苛刻对待他人。狗是拯救者,他们充满同情心,乐于伸出援手,但有时却忽视了他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羊则是受害者,他们柔弱自卑,逆来顺受。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其中一个角色,仿佛被束缚在这场游戏中。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局面呢?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个“戏剧三角形”的本质。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和追求。我们可能因为缺乏某些专业能力或自信而成为受害羊,可能因为害怕被攻击而变成压迫者。要摆脱这个局面,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自信,从而改变弱势地位。
要真正从这场游戏中走出来,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状态。我们需要学会辨别他人传递的信息中的隐藏动机,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当我们发现自己经常陷入某一角色时,不妨寻求心理帮助。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潜能,解密表面和隐藏的信息。
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自我状态表现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根据沟通分析理论,我们的人格模式由三个自我状态组成:父母我、儿童我、成人我。我们要学会在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尤其是在职场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展现出成人我的理性、自主和创造性。
要想在职场中心理游戏上有所突破,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提升个人能力,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寻求心理帮助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从“戏剧三角形”中走出来,成为真正自由、自主的个体。“儿童我”:是我们在生活中重演儿时的行为模式、想法和感受,常常表现为情感驱动的自发行为,充满创造力和活力。我们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在这个状态下被唤醒,无论是任性自我中心,还是自卑懦弱、屈从于人,都体现了我们的原始自我。
“成人我”则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理性自我。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运用理智去分析周围的资源和环境,然后做出决策。我们的行为、想法和感受都是基于现实的考量,针对此时此刻的情况作出反应。
“父母我”则是一种关爱和照顾他人的情感体现。我们既有可能会去鼓励、关爱、赞许他人,也有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去批评、贬低、禁止、惩罚和控制他人。这种状态下的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权力游戏,成为压迫者或者拯救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因为过于关心他人,无法抗拒去保护他们、帮助他们,从而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甚至替他们做决定。
当我们内心的“儿童我”被扭曲,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时,我们就会感到无助和迷茫,陷入受害者的状态。而当“父母我”的某一负面因素过于突出时,同样会影响我们的“成人我”,使我们陷入压迫者、拯救者、受害者的心理三角冲突之中。
这场心理戏剧三角游戏,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三种自我状态,它们在我们心中交互存在,随时根据环境、情境的变化而凸现。我们的行为、情绪和决策,都是这三种状态相互影响、较量的结果。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平衡这三种自我状态,让我们的“儿童我”保持活力,让我们的“成人我”保持理智,让我们的“父母我”充满爱与关怀,而不是过度控制或压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和谐,走出这个心理戏剧三角的冲突,活出真实的自我。
(责任编辑:谭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