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要怎么进补?

疾病百科 2025-04-17 18:03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当我们谈论贫血时,常常伴随着劳累、饮食不规律、体重不达标等生活状态,心慌、乏力等症状也随之出现。当我们听到“贫血”这个词时,往往会想到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让我们深入了解缺铁性贫血,并解答关于它的诸多疑问。

贫血,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及(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参考值。当我们看到血常规化验单上的血红蛋白(HGB)量低于正常参考值的95%下限时,就可以诊断为贫血。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关键成分。缺铁性贫血就是指体内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铁元素缺乏引起的贫血。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以育龄期妇女和儿童更为常见。

那么,为什么人体内会缺铁呢?主要原因包括:

1. 铁的摄入不足:人体内的铁主要通过食物摄入,在十二指肠以及空肠上段黏膜完成吸收。饮食中铁含量不足、偏食、吸收不良等均可造成缺铁。某些胃肠道疾病如胃酸缺乏性疾病、胃部手术后以及药物影响,如某些金属和制酸剂的摄入,都可能影响铁的吸收。

2. 失铁量增加:正常人每天从胃肠道、泌尿道及皮肤上皮细胞中丢失的铁约为1mg。慢性失血、妊娠、哺乳、慢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失铁量增加。例如,胃肠道的慢性失血是最常见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早期不易被察觉。当贫血加重时,就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长期持续的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脾大(儿童多见)、神经精神症状以及上皮组织损害等症状。

那么,我们该如何治疗缺铁性贫血呢?治疗贫血应捉住两条主线:一是要“节流”,即找到导致缺铁的原因并祛除,减少铁的流失;二是要“开源”,即适当补铁。补铁时,很多人存在误区。比如,单纯食用阿胶、红枣等补血食物,往往效果不佳。这些食物虽然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但并没有针对贫血的病因进行治疗,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

正确的补铁方法应该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铁剂。注意铁剂的服用时间,应在进食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还要避免与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茶、钙盐、镁盐同服。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但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关于“血红蛋白正常后是否应停止药物使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明了。很多人在血常规检查中看到血红蛋白数值正常后,便以为一切都好,随即停止用药。这种做法可能会让原本正常的数值迅速下滑,导致贫血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这不仅会让患者感到困扰,也会对医生的治疗效果产生质疑。

实际上,许多医生在治病过程中都会告诫患者,即使血液指标恢复正常,仍需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稳定。特别是在血红蛋白数值正常后,铁剂的服用更不能停。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补充的不仅仅是血液中的铁元素,还包括存储于体内的铁库存。铁是造血的必备元素,缺铁则会导致贫血。即使血红蛋白数值正常,也并不意味着体内的铁库存已经充足。为了确保身体的健康,铁剂的服用至少要持续两到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

这一疾病缺铁性贫血虽然常见,但也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我们不仅要了解病因,更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毕竟,身体的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给自己一个好气色、好精神的健康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迎接挑战。

对于正在接受贫血治疗的患者来说,即使血红蛋白数值恢复正常,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药。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治疗效果的尊重。毕竟,身体的恢复需要时间,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月经不规律 排卵期怎么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