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即逝的记忆”、“顾前忘后”、“词不达意”,这些词汇所描述的记忆力减退现象,常常让人与老年时光相联系。年仅19岁的小陈,却提前体验了这种困扰。
小陈,这个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年,去年高考的舞台未能如愿。复读高三的他,肩负着压力,每日在焦虑与疲惫之间徘徊。夜晚,他辗转难眠,困乏无力,时常在午夜梦回时突然惊醒。为了帮助他,父母尝试了各种方法,从补充营养品到按摩,从运动锻炼到,但一切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
渐渐地,小陈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在无声无息中严重下滑。昨晚刚复习的知识,今日却大部分遗忘。这种经历让他的心灵逐渐变得沉重,充满了消极与悲观,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针对小陈的情况,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宿长军教授进行了诊断。宿教授指出,小陈患上了中度抑郁症,这是一种隐藏在青春笑容背后的心理疾病。
宿长军教授进一步介绍,记忆力下降虽然是老年痴呆症的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通常被认为是老年人正常的增龄性改变。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若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在排除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遗传变性疾病后,应着重考虑孩子是否患上了心理疾病。
据宿教授透露,因记忆力下降(障碍)前来咨询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比例高达10%。这些患者的共同诱因大多是长期处于较大的精神压力下,导致睡眠质量出现问题。家长在保障孩子正常充足的睡眠前提下,若观察到孩子频繁觉醒、夜间有异常举动如打鼾、梦游、睡惊症等,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旅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小陈的故事提醒我们,青春并非全是阳光与欢笑,有时也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与呵护。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实习编辑: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