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十年最易出现职业倦怠
西装笔挺,步履匆忙,充满斗志,精神饱满……在职场中驰骋多年的中年人士,他们的成熟与自信如同磨砺出的锋利之剑。近期的研究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现象:近两成的职场人士正陷入心理亚健康的困境,甚至有人已深陷心理疾病的漩涡,急需心理援助与支持。
专家指出,特定行业的高压环境,如公务员、媒体人、金融行业等,职场人士在入职十年左右时最容易遭遇心理的“滑铁卢”,其最明显的表现便是职业倦怠和失眠。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常规的身体体检,职场人士更应重视心理体检,以便尽早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问题一:职业倦怠侵袭近两成上班族
职业倦怠已成为职场人士心理亚健康的重要信号。这种症状在入职十年左右的人群中尤为突出。他们可能表现为对工作的厌倦,一上班就感到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感到工作成为了一种负担。这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耗竭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职业倦怠。如果不及时缓解,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当职业倦怠的症状开始影响工作、家庭、人际关系时,我们强烈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大,上升空间小。上班族在重压之下可能感到身心疲惫,特别是当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工作的重复度越来越高时,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现实的职场环境与个人的理想差距太大,也会让人产生失望和挫败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例如,一些刚踏入警察行业的年轻人,可能发现大部分的工作并非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除暴安良、匡扶正义,而是处理琐碎的社区事务。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可能导致他们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最终引发职业倦怠。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给出了五个建议来克服职业倦怠:
1. 适时宣泄:找亲朋好友倾诉,释放消极情绪,远离负能量。
2. 改变环境: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环境,可以考虑跳槽。
3. 客观评价自己:不要过度否定或抬高自己,适度改变和完善自己。
4. 自我调整: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梦想,根据现实规划梦想实现的步骤。
5. 做好职业规划: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才有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问题二:追求完美易致失眠成职场新常态
失眠是职场人士心理亚健康的另一个突出表现。调查显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30%-50%,而失眠症的发生率约为5%。偶尔的失眠是普遍现象,但长期持续的失眠可能构成失眠症。
失眠症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而且,失眠往往发生在有机会、有时间睡觉的时候。如果失眠给自己的白天生活带来了损害,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疲倦困倦、烦躁易怒、工作效率下降等,且持续时间达到一个月以上,那么就可以被诊断为失眠症。
职场人士的失眠可能源于大脑神经中枢系统内部的睡眠-觉醒周期缺陷,或是所谓的“失眠性格”,如过分焦虑、追求完美、强迫、内心易冲突和过分担心自身健康等。不良的睡眠习惯也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如喜欢在睡前回想白天的事情,或者过分担心自己睡不着,结果越害怕就越真的睡不着。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交替构成循环往复的睡眠节律。但过度的担忧和焦虑会使脑细胞保持兴奋状态,导致越担心越容易失眠。职场人士应该学会放松自己,调整心态,以缓解失眠问题。
面对心理亚健康的问题,职场人士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的挑战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的五大妙招,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体验
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为你介绍五种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帮助你远离失眠困扰,恢复自然良好的睡眠状态。
第一招:维持稳定的睡眠压力,拒绝补睡。
我们要认识到,合理的睡眠方式并不是睡眠时间过长。有些人会选择在早晨七点钟醒来后,再补睡一会儿到八点,或者选择在白天多睡会儿。这种方式虽然可能短暂地让人感觉好些,但长期下来会导致晚上睡眠质量下降,进入一个不良的循环。为了维持稳定的睡眠压力,我们需要减少在床上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除以在床时间)来衡量自己的睡眠状况。
第二招:避免睡前思考白天的问题。
睡前思考并不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和分析问题,相反,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和压力。如果你在床上思考问题,可能会越想越睡不着。我们建议你在睡前将真正需要处理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离开床铺去处理。这样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更容易入睡。
第三招:如果在床上半小时都睡不着,就离开卧室。
在卧室中进行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太多会影响我们建立睡眠和床或卧室之间的单一条件反射。如果在床上保持清醒状态,可能会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导致一躺在床上或进入卧室就变得很清醒。如果你在床上半小时都睡不着,最好离开床,等到想睡的时候再回到卧室。
第四招:睡前四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虽然运动是许多人用来改善失眠的方式之一,但剧烈运动会使人过于兴奋,不利于睡眠。相反,散步、瑜伽等轻缓运动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更容易入睡。我们建议在睡前四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
第五招:增加户外活动。
光照量可以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睡眠。相比之下,灯光无法替代日光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白天增加户外活动,享受阳光的也能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我们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拥有更好的睡眠体验。让我们远离失眠困扰,恢复自然良好的睡眠状态,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