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抵抗艾滋病
介绍艾滋病:从感染到防控
艾滋病,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这一病症源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HIV病毒专门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削弱甚至摧毁人体的抵抗力,直至生命终结。尽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药物,但艾滋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HIV病毒存在于人的体液中,特别是在血液、淋巴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浓度较高。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弱,对高温敏感,煮沸即可迅速灭活。在液体中,即使含有10%的血清,只需56℃加热10分钟,也可使其失去活性。使用某些消毒剂如70%的酒精、10%漂白粉等处理10分钟,也能有效杀灭HIV病毒。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IV呢?必须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才能确诊。通常在感染后的4个星期就可以检测出病毒抗体,但极少数人可能需要3个月。对于存在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在行为后的4周进行初筛检测,并在初筛阴性后的3个月进行复查。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呢?主要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者、需要经常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和血液制品者以及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的人群。
艾滋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以及伤口渗出液。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尤其危险,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症状,却可能无意中传播病毒。感染艾滋病后,常见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低热、消瘦、乏力等,以及皮肤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生产或母乳喂养时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间有一段没有明显症状的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与感染途径有关。
那么,如何咨询和检测艾滋病呢?有高危行为的人可以到各市及部分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检测结果会得到严格保密。
值得注意的是,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等是不会被传染的。同样,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至于预防,首先要预防性传播,夫妻之间要忠诚,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其次要预防血液传播,提倡无偿献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坚决不能,更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控艾滋病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的重要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其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高达30%。对于已感染HIV的妇女来说,预防母婴传播是重中之重。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好的预防措施仍然是避免怀孕。如果意外怀孕,专家建议应尽早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对于那些已经怀孕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也有一些措施可以降低胎儿或婴儿感染的风险。服用抗病物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剖宫产和人工喂养也可以降低宝宝感染率。尽管这些措施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但它们可以显著提高母婴安全。
那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否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享受与健康人相同的生活权利。他们需要承担保护他人不被自己传染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感染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对血液和体液等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他人直接接触。每次性生活都应全程使用安全套,以降低性传播的风险。夫妻双方应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已感染的妇女和她们的家庭来说,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并保护母婴的健康。感染者也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但需要更加注意个人健康和保护他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