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变冷 警惕寒冷性荨麻疹
在寒冷的季节里,有两种类型的寒冷性病症备受关注:家族性和获得性荨麻疹。前者属于常显性遗传,患者往往在出生后的早年即面临病痛,这种病症可能会持续终生。当遭遇寒冷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关节疼痛等症状,同时伴随着体内嗜中性白细胞的增高和被动转移试验的阴性反应。
对于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它更多地出现在年轻女性中。当这些人群遭遇寒冷后,他们的接触或暴露部位会出现风团或斑块状肿胀,这种状况可能持续半小时或数小时。有时,仅仅摄入冷食就能引发类似的病症,而在被动转移试验中则表现出阳性反应。
这两种寒冷性荨麻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的物质后,受冷区域会出现水肿和风团,大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便会消失。这些病症多发生在身体露出部位,如颜面、手部等,严重者其他部位也会受到波及。就连口腔、鼻子等粘膜部位,遇到冷食物或冷饮也可能发生水肿,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随着冷空气的频繁来袭和冬天的临近,患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数急剧上升。这些患者中,有的因食用海鲜等易过敏食物而引发荨麻疹,有的则是由螨虫等过敏原所导致,而大多数患者则是由于寒冷刺激而引发的寒冷性荨麻疹。
据重庆迪邦病专家介绍,寒冷性荨麻疹是秋季的常见病。患者通常会在暴露的皮肤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浮肿性风团,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面部,严重者甚至四肢和全身都会有。患处皮肤剧烈瘙痒,让人感到极度不适。
这些荨麻疹患者主要是因为体质原因。很多人的皮肤御寒功能较差,对外界冷空气的耐受能力薄弱。当皮肤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时,皮肤表面的小血管会扩张,从而导致局部风团或水肿,引起剧烈的瘙痒。
专家提醒:有此类病史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穿戴帽子、手套等保暖物品。平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适应寒热的变化。一旦患上此症,除了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外,还应尽量避免强烈抓挠患处,少用热水烫洗,并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海鲜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