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新形式:鸡肋爱情现世
最近听说了一种新的爱情形态,被称为“鸡肋”爱情,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于是,我想在“情爱课堂”里与大家分享并剖析一下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故事中,有一个风度翩翩的小伙子,拥有一份白领工作,修养与气质俱佳。他的女友曾称赞他如同心中的白马王子。两人已经相识快三年,小伙子对她呵护备至。每当女友提及结婚时,他却总是提出诸如“还没准备好,事业基础尚薄弱”等理由来推迟。当女友提出分手时,他又会发誓说只爱女友一人。这种拖沓的状态让人不禁感叹,正如最近听到的典型“鸡肋”爱情故事。
或许你会认为这个小伙子是在采取一种“以拖待变”的策略,等待某一天事业有成、物质基础丰厚时再给女孩一个惊喜。但女孩却表示,从现有事业基础看,他已经比许多同龄人优秀,物质上该有的也都有了。当我们深入了解小伙子的内心感受时,发现他对女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她是最好的。一旦想到要与女友发生更亲密的关系或结婚时,他就会感到失去对两人关系的控制,因此选择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的这种心理困境甚至导致他与前女友的分手。尽管他希望通过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依然无法迈出那一步。
如果你身边存在这样一种爱情,开始时间足够长,双方条件成熟,但一方总是推托不愿结婚,那么你可以通过一个小测验来判断是否属于上述的“鸡肋”爱情。可以试着说出唐诗《枫桥夜泊》,然后让对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描述其中的细节。这个画面中的元素可以象征不同的心理方面,如心理年龄、生命力、性态度、异性关系等。通过观察这些细节,可以了解对方的内心状态。
比如,如果看到的是一个生命力旺盛、性态度健康的年轻人在清澈的河边欣赏金鱼,那么他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积极的。但如果河里的动物关系不和谐,他对水中的动物有恐惧或消极态度时,那么他可能正陷入“鸡肋”爱情中。通过这个心理小测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造成“鸡肋”爱情的心理因素。在故事中,小伙子对异性既害怕又喜爱,将双方关系置于可控范围内可以防止自己失控或被异性控制。但他的做法虽然高尚绅士,却深深地伤害了女友的付出和感情。对于陷入“鸡肋”爱情的一方来说选择分手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那么,“鸡肋”爱情就无法转化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吗?当然不是。就如故事中的女孩所经历的一样,这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勇气。她需要继续付出情感与爱并准备好随时面对男友的离开同时还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安全感以消除其内心的恐惧和控制感。对于小伙子而言也要勇敢面对自己心理上的“失控”感受学会放下理智去感受自己与对方真实的情感交流这才能真正让他们的关系得到成长和发展走向幸福与长久虽然结局如何还需要他们自己来决定但我衷心祝愿他们在未来的爱情之路上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