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检查项目

皮肤病 2025-06-28 20:25皮肤病种类www.xiang120.com

原发性肝癌:隐匿的早期与肿瘤标记物的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往往隐匿不易察觉。通过甲胎蛋白的检测或普查,我们常能发现这一疾病的踪迹。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上腹胀慢、食欲减退,以及上腹部肿块的进行性肿大。全身症状如消瘦和发热也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肝脏破裂和继发感染等。

在肝癌的过程中,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些标记物是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特定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其中,甲胎蛋白(AFP)是最主要的诊断指标,也是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

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蛋白,在成人血清中的高浓度出现,往往提示肝细胞性肝癌或生殖腺胚胎瘤。少数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胃、胰、胆管、结直肠癌等,也可能导致AFP水平升高,但其绝对值通常不及肝癌那么高。对于儿童,AFP的升高可能提示肝母细胞瘤或肝细胞肝癌。

AFP是目前肝癌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疗效判断及复发预测。其检测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或AFP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测定法,方法灵敏、准确、便捷,适于普查。

通过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包括:AFP大于500μg/L并持续4周;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以及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AFP升高的疾病,如妊娠和生殖胚胎瘤等。结合定位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值得注意的是,AFP浓度与肿瘤大小虽然有一定相关性,但个体差异较大。不能仅依赖AFP水平来判断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速度。事实上,微小肝癌、小肝癌和大肝癌的AFP水平可能有所不同,但并非总是与肿瘤大小相关。即使是小肝癌也可能产生高浓度的AFP,而有些巨块型肝癌的AFP水平可能并不很高。这可能与不同地域的肝癌发生率及其生物学特性差异有关。约10%的肝癌不产生AFP,因此AFP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性。

除了诊断,血清AFP浓度测定还可用于普查肝癌高危人群。对于低浓度持续阳性的情况,更应引起关注。AFP也可用于评定手术或其他治疗效果,并判断预后。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病患者,血清AFP也可能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肝细胞修复再生所致。通过动态观察血清AFP与ALT的变化,有助于鉴别肝癌与慢性肝病。近年来对AFP异质体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肝癌与不同疾病产生的AFP差异的信息。

AFP岩藻糖基化的奥秘,揭示肝病的不同面貌。AFP异质体在与植物凝集素反应时展现出独特的亲和性。通过亲和电泳或亲和层析技术,我们可以将人血清AFP分为小扁豆凝集素(ICA)或刀豆素A(ConA)结合型和非结合型。良性肝病和脐带血清中的大部分AFP,与小扁豆凝集素非结合部分紧密相连,而肝癌产生的AFP则呈现出较低的结合比例。在卵黄囊肿瘤和转移性肝癌中,AFP主要是结合型。

更让人惊奇的是,肝癌患者血清中能与ConA结合的AFP所占比例更高,达到或超过50%。利用LCA结合试验,我们可以有效鉴别良性肝病与肝癌,而ConA结合试验则有助于区分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根据这两型异质体的比值,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鉴别肝病的良恶性,诊断率高达87.2%,且不受AFP浓度、肿瘤大小和病期的影响。

AFP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针对LCA结合型AFP的单克隆抗体,我们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将抗体用核素标记,更有助于肝癌和良性肝病的定位鉴别。r-谷氨酰转移酶(r-GT)在肝癌形成阶段显著增高,成为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胆道梗阻、胆道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血中r-GT亦可增高,但其对肝癌的特异性仍然很强。近年来,通过电泳法可以将r-GT分为多个区带,其中肝癌特异的是Ⅱ、Ⅱ'和Ⅰ'带,r-GT2的阳性率和特异性更是高达90%和97.1%。

除此之外,异常凝血酶原(AP)、血清岩藻糖苷酶(AFu)、α1-抗胰蛋白酶(AAT)、碱性磷酸酶同工酶I(ALP-I)、血清铁蛋白和酸性同工铁蛋白(HIF)、醛缩酶同工酶A(ALD-A)等也为肝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指标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但共同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肝细胞肝癌的ALD-A阳性率达到了惊人的76%,而且肝癌的分化程度越低,AID-A的反应强度越高。在手术切除肿瘤或接受栓塞治疗后,ALD-A的浓度会有所下降。对于那些AFP阴性的肝癌,其阳性率更是超过了70%。

再来看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它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存在于胎肝及肝癌组织中,被视为一种癌胚蛋白。利用ELISA夹心法可以检测到Pg级微量、高灵敏度的癌症标志。在小肝癌阶段,M2-PyK就已经明显升高,而且肝癌的分化程度越低,M2-PyK的值越高。虽然消化道肿瘤也可能导致M2-PyK升高,但肝炎和良性肝肿瘤则不会。

以上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联合检测的效果优于单项检测。血清AFP检测联合1至2项肝癌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临床诊断仍需结合病史、影像诊断学或组织学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在影像诊断学中,超声显像以其简便、无创、可反复检查、费用低廉等优点,对局灶性病变的检查可列为首选,对肝细胞肝癌的确诊率可达90%。肝细胞肝癌的超声特征因肿瘤大小、生长速度不同而有所变化。肝癌的B超显像可以帮助鉴别转移性肝癌和肝血管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具有图像清晰、分辨力高等优点,是首选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注射造影剂后,能增强组织对比度,更提高肝癌的检出率。CT能最真实地反映肝脏的病理形态,如病灶的大小、形态、部位、数目,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以及门脉有无癌栓等。

肝癌的CT表现和超声显像都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存在和位置,还可以提供关于肿瘤性质的重要信息,是医生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这些影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者的经验和仪器的灵敏度。对于患者而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是确保准确诊断的关键。肝癌的影像诊断技术及其特点

肝癌,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早期发现与准确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将深入肝癌的几种主要影像诊断技术及其特点,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的诊断过程。

一、概述

肝癌,即肝脏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影像诊断技术在肝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影像诊断技术

1.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平扫能够初步显示结节型、巨块型和混合型肝癌的边缘特征。对于较小的肝癌,如合并有癌组织坏死,则表现为密度低且不均匀。增强扫描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病灶和肝组织的密度得到提高,有助于发现小病灶及癌栓形成。但CT对弥漫型肝癌、等密度病灶易漏诊。

2. 磁共振显像(MRI):

MRI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与CT相仿。其优势在于能鉴别肝细胞癌结节与肝硬化结节,T1时间较短。MRI还能为鉴别转移性肝癌、血管瘤和错构瘤提供信息。

3. X线肝血管造影:

这是目前最敏感的诊断肝细胞肝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对2cm以下的小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肝血管造影不仅能确诊肝癌,还能评估病变范围、子结节情况、血管解剖变异及门静脉浸润等,对治疗方案的决定有重要价值。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并发症的危险,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三、特点分析

1. CT和MRI:

CT和MRI都能有效地发现肝癌病灶,但各有优势。CT对较大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而MRI在鉴别肝细胞癌结节与肝硬化结节方面有一定优势。

2. 超声与血管造影:

超声检查能探及膈面的缺点,与CT相结合,对定位及确诊癌肿范围有较高价值。而X线肝血管造影是诊断肝细胞肝癌的最敏感方法,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但为创伤性检查,需谨慎操作。

肝癌的影像诊断技术包括CT、MRI和X线肝血管造影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特点和优势,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每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并发症风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发现、准确诊断是肝癌治疗的关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肝癌的影像诊断技术及其特点。血管造影不仅能展现其卓越的诊疗价值,同时还可为部分不宜手术的患者带来治疗希望。在这一技术下,患者可在造影过程中立即接受化疗栓塞、导入抗癌药物或其他生物免疫制剂等治疗。对于无法进行传统手术的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福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则更显神奇。通过电子计算机将图像的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一系列复杂处理,输出的造影图像背景清晰,对比度增强。小肝癌的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在这样的图像下无所遁形,极大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这一技术的缺点在于设备成本高昂,普及难度较大。

放射性核素显影则以其简单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受到欢迎。虽然只能检查占位性病变而不能确定病变性质,但其对巨块型大肝癌的诊断率高达92.3%。特别是99mTc-PMT,作为理想的肝胆显像剂,能够在肝癌、肝腺瘤内浓聚停留较长时间,形成独特的“热区”,为临床提供了定性定位诊断的便利。这一技术在AFP阴性肝癌的定性诊断、原发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肝外转移灶及肝腺瘤的诊断中显示出极高的应用价值。

肝穿刺活检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尽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危险性。近年来,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先进的设备准确显示肝细胞肝癌结节的部位、及大小,进行活检或细针穿刺,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避开大血管及脏器,有选择地对肿瘤组织进行取样,避免了因取变性液化组织导致的假阴性。但需注意,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在诊断过程中,若AFP明显升高并伴有典型的超声图像,可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对于AFP阴性或低浓度的情况,我们应适当选择其他肝癌标志物进行检测。影像诊断同样具有定性、定位的价值,如CT检查的造影剂增强或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磁共振的特征性表现,都能为肝癌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综合各种手段,我们能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依据。

上一篇:4个小方法助你推迟心理衰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