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有了新治疗策略
健康新闻 2025-05-19 07:35健康新闻www.xiang120.com
在神秘的脊髓深处,隐藏着众多神秘的神经。一旦这些神经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瘫痪等严重功能性丧失,这使得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成为医学界一道棘手的难题。近日,南通大学的顾晓松院士课题组与哈佛大学的何志刚研究组携手,共同攻克了这一难题,并在国际知名杂志《细胞》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发现,脊髓神经损伤后,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紊乱是阻碍功能性恢复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一机制长期困扰着医学界,使得患者即使有部分神经纤维连接着受损脊髓的两端,也往往无法恢复正常的功能。这一发现揭示了长期以来困扰全球医学界的难题:为何脊髓损伤后,患者常常面临功能恢复的困难。
每年,全球新增的脊髓损伤患者超过30万至50万人,而在中国,这一数字更是超过了500万。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研究人员决定以直接筛选小分子药物为突破口。他们建立了一整套完备且全球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研究系统和方法。
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通过调控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KCC2,可以有效拮抗抑制性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这一调控作用能够改善由脊髓损伤引起的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紊乱和失衡状况,使得“脑脊髓”神经旁路信号的传递得以加强,从而有效促进运动性功能的恢复。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脊髓损伤后恢复困难的机制,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这项成果的出现,无疑为那些正在遭受脊髓损伤痛苦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记者张晔 通讯员徐凌)
上一篇:知名鸭脖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加盟模式受拷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