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看2018***共识怎么说
幽门螺杆菌与人体胃黏膜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随着治疗的广泛展开,其耐药性逐渐增强,根除率面临挑战。这一难题引起了国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制定全国性的治疗共识奠定了基础。
该共识涵盖了18个临床问题,每个问题下都有详细的陈述,经过专家组的严格筛选,达成共识。其中,疗程为14天的铋剂四联疗法是目前首选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但抗生素的选择和疗程必须根据当地的耐药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联合中药治疗不仅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还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那么,为什么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会逐渐下降呢?原因在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治疗不规范、方案不适合、患者依从性差以及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其中,耐药性是主要的原因。为了提高根除率,需要从群体和个体两个角度出发,规范抗生素应用,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个体化整体治疗。
是否可以通过延长疗程和增加药物剂量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呢?实际上,疗程已经逐渐从7天延长至14天,但继续延长疗程或增加药物剂量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根除率,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的反复治疗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在反复治疗的患者中,抗生素的反复应用可能导致敏感细菌减少,耐药菌增加,肠道菌群比例发生变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部分患者消化道症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对于临床医师来说,正确理解和运用幽门螺杆菌相关共识至关重要。共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具体应用时必须因人因地而异,强调个体化治疗。对于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应根据当地幽门螺杆菌耐药监测及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那么如何理解和界定“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呢?这指的是按照共识处理但仍反复失败的患者。而“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原则是个体化治疗,选择不易产生耐药性或耐药率低的敏感抗生素,对于曾经使用上述抗生素仍然失败者,建议进行药敏试验来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多次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整体评估,这是经验治疗的前提,也是治疗策略的选择依据。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福音。临床问题评估及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评估内容:
1. 胃黏膜病变状况:是否存在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现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是否存在抗衡因素如高龄或有严重躯体疾病等?这些都需要细致的检查与评估。
2. 治疗失败原因:如耐药性问题、患者依从性差、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果,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
临床问题解读:
临床问题一: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幽门螺杆菌定植在胃体时,会引起胃体黏膜萎缩,酸分泌减少,细菌球形变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从而影响根除效果。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及毒力的影响、宿主基因多态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根除效果。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治疗的影响。对于中药是否对幽门螺杆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已有基础研究所证实某些中药、单体及含中药的黏膜保护剂具有确切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抑制细菌功能蛋白合成、破坏细胞结构等。还有研究显示中药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症因子释放等机制发挥作用。这些研究为中医药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多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三联或四联疗法联合中药可以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对于中药四联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的对比研究显示,二者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相当,但中药四联疗法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更具优势。这些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提供了实践依据。对于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应暂停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段时间(即“踩刹车”),以恢复细菌活性。同时应进行个体化整体评估和处理,为下一次根除治疗做好准备。对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整体治疗包括治疗前准备的个体化治疗、梳理患者不利于接受标准治疗的状况等阶段。解读未来研究趋势与挑战:当前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耐药性问题、细菌生物学行为改变等问题带来的挑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耐药性管理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医药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确认和提升。总体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和创新。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直接的杀菌治疗,还需要新的治疗路径,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对于患者而言,首先需要在症状缓解后停药至少两周,然后通过重复的C-UBT检测确认为阳性,方可进入第二阶段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这一阶段的个体化杀菌治疗,含抗生素方案是其中的一种选择。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可以服用益生菌来平衡肠道环境。
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及“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非抗生素疗法。这一疗法不再仅仅依赖抗生素的直接杀灭作用,而是通过影响炎症因子、加强黏膜屏障、改变胃内微环境以及影响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黏附和定植等方式,来抑制或清除幽门螺杆菌。这其中,中药、益生菌、黏膜保护剂等非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要想真正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我们需要进行“病-证”整合,标本兼治。在中医眼中,“证”是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我们倡导“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每位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中医药的治疗不仅仅是整体调节,也具有一定的直接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我们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中医药在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药的“病-证”整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仅由湘120健康网独家发布,未经版权方许可请勿随意转载。让我们一起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资讯
- 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看2018最新共识怎么说
- 肝腹水病人常犯六个错 平时饮食要多补维生素
- 更年期不避孕当心葡萄胎 四十岁女人少碰避孕药
- 漂亮女人爱出轨?
- 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
- 洞悉男女间最暧昧的五种关系
- 双十一总成交额高达2684亿,明知有坑,为什么我们还是忍不住买买
- 艾滋妈妈徘徊于爱与死边缘
- 十个妙招有效对抗职业倦怠 帮你重拾工作热情
- 肝癌晚期有七症状表现 出现疼痛是肝衰竭引起
- 高血压的头痛有何不同?10个方法预防高血压
- 了解乙肝 认真生活!
- 有没肝硬化看脸色就知 三道家常菜适合患者吃
- 和艾滋病人发生性行为72小时内紧急自救
- 自我判断心绞痛的方法
- 瑜伽动作一周教程:周六运动热身瑜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