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肝硬化腹水方法有哪些

健康饮食 2025-05-15 17:34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病症的严重表现,它标志着肝功能已经进入失代偿期。对于患者而言,了解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是肝腹水呢?

肝腹水,亦可称为肝硬化腹水,是由肝脏功能减退引发的功能性疾病。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一旦出现腹胀、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腹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往往意味着肝病病情加重,因此需要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那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法有哪些呢?

1.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根据尿钠的含量,调整钠的摄入量。限制水的摄入量,一般每日应限于1500毫升。

2. 利尿剂治疗:如双氢克尿噻、氨苯蝶啶等,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利尿,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3. 反复大量放腹水加静脉输注白蛋白: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通过定期放腹水,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的消退。

4. 腹水浓缩回输:适用于难治性腹水或伴有低血容量、低钠、低蛋白血症和肝肾综合征的病人。通过浓缩处理腹水后,再静脉回输,缓解症状。

5. 腹腔-颈静脉引流术(PVS术):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肝硬化腹水的方法,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发热、细菌感染、肺水肿等,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6.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高。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肝腹水的危害及护理妙招

一、了解肝腹水的危害

肝腹水,医学术语称为肝硬化肝腹水,是人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的病症。这一病症主要由肝硬化引起,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疾病。肝腹水的危害不容小觑。

早期肝腹水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腹部膨胀、轻微腹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下肢浮肿等症状。长期肝腹水的患者容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脾功能亢进,容易并发肠道、泌尿道、呼吸道以及胆道感染。如果不及时消除腹水,其中的水毒蛋白会损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直接危及生命。

二、肝硬化腹水的护理妙招

1. 一般护理:限制活动,重者需卧床休息;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预防褥疮,保持床单的平整干燥;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及体重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皮肤护理;注意避风寒,防受凉,减少感染。

2. 饮食护理:高热量,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食物应柔软易消化;限水限盐,原则上每天食钠应限制在250-500mg或氯化钠0.6-1.2g。

3. 情志与心理护理:肝硬化腹水患者面临长期病情反复、并发症多、缺乏特效药等问题,容易产生悲观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关心安慰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介绍成功病例,树立信心。

4. 静脉针套管留置的护理:晚期肝硬化腹水病人静脉穿刺困难,可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选取较粗的血管,固定好敷贴。留置时间不超过6-10天,注意防止套管堵塞。

通过以上的护理妙招,结合临床治疗,可以帮助肝硬化腹水患者更好地度过难关,早日康复。护理肝腹水患者的要点及其在腹水回输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肝腹水患者常常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药物来帮助排除腹水。这些利尿药物包括保钾利尿剂和排钾利尿剂,通常两类药物会联合使用。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利尿速度适中,避免引发肝性脑病。要准确记录尿量,监测血钠、钾等离子的浓度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

对于大量顽固性腹水,腹穿及腹腔内注射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应确保患者排尿,避免膀胱受损。抽取的腹水标本应及时送检,术后要注意防止穿刺部位溢液和继发感染。

在患者的恢复阶段,应鼓励患者适度活动,增强抵抗力,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医生在患者出院前应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包括合理饮食、戒酒、按时服药等。

腹水回输治疗是难治性腹水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执行此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腹水质量。浓缩后的腹水应及时使用,避免污染和细菌生长。如发现腹水颜色异常或有污染迹象,应立即停止回输。在回输过程中,应控制滴速,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患者如癌性腹水、血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或有出血史的患者、腹腔感染者及心功能不全者不适宜进行腹水浓缩回输。在治疗前,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便秘能吃柴鸡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