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是否具有遗传性
面对高血压这个看似无法回避的敌人,患者往往会觉得丢面子,甚至难以和朋友轻松交谈。作为高血压病人,必须勇敢面对,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克服高血压,恢复正常生活。那么,高血压是否也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呢?让我们来一起一下。
想象一下我们的心脏,每天都在不停地跳动,将血液送往全身各个角落。心脏不仅仅是简单的将血液打出,而是通过大动脉的收缩与传接,将血液送到动脉、毛细血管,直至全身最远的地方。
其中,最难送到的位置包括头部顶端、手指指端和脚指指端等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触摸他们的手来感知。如果血液输送有问题,如手脚过热、过红、过涨等,那么可能心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手脚冰凉可能表示心脏的跳动力度很弱,而手脚过红过热则可能表示心脏跳动过于剧烈或疲惫。
研究指出,心率可以预测成年人未来的血压状况。令人惊讶的是,它也可以预测部分儿童的血压状况。学者们通过观察黑人和白人学生的心率与未来血压之间的关系发现,心率能够预测黑人男孩的舒张压,但无法预测黑人女孩和白人儿童的舒张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白人与黑人儿童的基础心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女孩的心率总体上比男孩稍快。黑人儿童的收缩压较高,男孩的收缩压高于女孩。在舒张压方面,黑人儿童也相对较高,但男女性别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会逐渐下降,而血压则会逐渐上升。在黑人男孩中,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常常伴随着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研究人员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后代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正常血压的后代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葡萄糖代谢异常的问题。这进一步证实了高血压的遗传性是存在的。尤其是父母均为高血压病病人时,其正常血压后代中潜伏存在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葡萄糖代谢异常问题更为显著。对高血压病易患人群进行早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控制饮食和加强体力活动等,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因素已经被多年的医疗实践所证实。动物实验也成功地建立了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如果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而为了降低高血压的风险,高血压病人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卫生习惯,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这个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