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生活成不孕不育主因 中医教你治疗不孕不育症
治疗不孕不育,从饮食和生活方式开始
统计数据显示,已婚育龄夫妇中的不孕不育者占比已达15%,且这一数字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甚至预测,21世纪的男性不育将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三大主要疾患。人类精子的数量正在逐年下降,形势严峻。
不孕不育的成因复杂,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不健康两大主要因素。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具备诸多条件,如女方的卵巢功能、男方的射精与精液质量、输卵管的畅通等。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均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专家指出,不孕不育只是症状,而非单一的疾病,可能是某些隐藏疾病的后果或后遗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潜在的病因并清除,然后调理患者的身体,为其培育一块适合怀孕的“土壤”。相比之下,男性不育症的原因更为复杂。
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不健康被专家视为不孕不育增长的主因。虽然改变大环境的影响力有限,但准父母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为未来的宝宝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环境。建议保证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注意饮食健康。过热过寒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如油炸、辛辣、烧烤食品,以及湿冷肥腻的骨头汤等。
对于准备造人的准父母,最好寻求中医的帮助,将身体机能调整至最佳状态。不要自行进补,因为不当的补药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现代医学认为男性不育主要有三大病因,包括精子发生障碍、精道阻塞和精液不能进入阴道等。中医则认为男性不育与肾、脾、肝的功能失调有关。
临床中,不少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症状。对于肾亏、脾虚、肝郁、淤血下阻、精室湿热、虚热内扰等六种类型的不育,中医在治疗时都会考虑到“热”的表现。针对不同类型的男性不育,中医治疗时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在男性不育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多种证型。其中,第一和第二种证型有可能在温肾健脾生精的过程中,因为药性过于温补或过量摄入辛辣食物而产生变化。而第三和第四种证型可能会因为情绪压抑、夜眠不佳或饮食不节而转化为热症。对于第五和第六种证型,其本身就是热症,清热消炎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男性不育症,是结婚同居二年以上却未能育有子女的病症。当生育年龄的夫妇婚后未避孕却未能成功怀孕,我们称之为原发性不孕。对于那些曾经孕育或流产过,但时隔二年以上却未能再次受孕的夫妇,我们称之为继发性不孕或不育。
对于女性不孕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治疗。现代医学揭示了五大主要原因,包括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问题、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等。而在实际临床中,不少女性不孕患者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两种以上原因。
专家指出,中医认为女性不孕主要源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问题。在治疗上,我们应当遵循补肾气、益精血、养冲任、调月经的总原则。而在具体实践中,肃清障碍是首要任务。这些障碍包括外感病邪、内伤情绪、饮食失调、过度劳累等。若不清除这些障碍,单纯地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助长病邪,直接影响后续的辨证施治。调理脾胃功能也是肃清障碍的一部分。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服食滋补药物,而这些滋补药物多滋腻,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积湿阻等病理特点。但我们需要知道,脾胃功能的正常是吸收药物的基础。
在治疗不孕不育时,补肾、调肝、种子是三个重要步骤,它们既独立又相互渗透,要视具体病情灵活运用。这三个步骤应贯穿于中药内服、穴位敷贴、药膳辅助等综合疗法中。值得注意的是,足厥阴肝经的经络走向环绕阴器并抵达小腹过乳头,因此生殖器方面的病变与肝经有着密切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两者在生理上相互滋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两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气血调和则胎孕有望,因此治疗不孕不育症不仅要补肾还需要调肝。在进行综合疗法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些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