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步骤预防准妈妈在家急产 分娩不再方寸大乱
急产应对手册:为新手爸妈提供指南
孕育新生命是充满期待的旅程,急产这一突发状况往往让新手爸妈措手不及。那么,什么是急产?如何应对这一状况呢?***为您详细解读。
一、了解急产
急产,即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的时间少于3小时。医学上的界定更为精确: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则大于10厘米。虽然急产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仅为2%3%,但对于每个经历的家庭而言,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准备的问题。
二、产兆识别
足月妊娠的孕妇,如出现规律的子宫收缩并伴随产痛、破水或血样阴道分泌物、子宫颈成熟扩张等现象之一,即视为生产征兆。由于产程的起始不易确定,所以进展速度也会有所变化。除非在规律子宫收缩的情况下,初产妇持续20小时、经产妇持续14小时没有进展到子宫颈扩张3公分,才称为产程迟滞。
三、初产妇与经产妇的分娩速度差异
初产妇在子宫颈扩张3公分后,约每小时扩张1.2公分,而经产妇则更快一些。从活动期到子宫颈全开,初产妇平均需要约10小时,经产妇则平均约需8小时。但请注意,个体差异是存在的,扩张速度从每小时1.2公分到每小时6.8公分都有可能。
四、急产的危险性
急产对母亲和宝宝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妈妈来说,产后大出血和产道裂伤是常见的风险。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阴道与直肠或尿道间的撕裂现象,导致日后的大小便失禁困扰。对于宝宝而言,急产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受伤、感染、脑出血和对温度的调适能力问题等。特别是乙型链球菌的感染问题,若产妇产道带有此菌且未及时处理,可能给宝宝带来生命危险。
五、预防急产的重点
预防急产确实存在困难,特别是对于新手父母或前一胎没有急产经历的经产妇。但我们可以掌握以下四个重点来降低风险:
1. 了解急产的原因。宝宝提前出来往往是因为阻力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多胎妊娠、胎儿体重过轻或多产次的妈妈身上。
2. 对于经产妇尤其是前胎也有急产现象的,更要提高警惕,因为这胎急产的发生率会升高。
孕育新生命是美好的旅程,让我们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希望***能为新手爸妈提供有益的参考,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平安、顺利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曾经接受不孕治疗的女性需注意】据欧洲医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报道,接受过不孕治疗的女性相较于一般人群,急产发生率较高。吴文毅医师分析,这可能是由于不孕治疗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子宫构造异常,从而增加了生产过程的风险。
【胎儿生长迟缓需警惕】胎儿体重过轻,小于2500克时,也容易出现急产现象。
【催生过程中需防范急产风险】使用前列腺素进行催生时,若阴道塞剂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可能导致急产。在使用阴道塞剂时,需严格控制前列腺药物的剂量。
【预防急产:随时有人陪伴】
吴文毅医师建议,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都应在预产期前做好准备,避免在怀孕后期独自行动或居住。身边应随时有亲人陪伴,并预备好紧急联系电话,以便在需要时能及时联系到亲友或医院寻求帮助。
【足月催生降低急产风险】吴医师提醒,很多急产的发生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警觉性。对于那些有前胎生产经验的产妇,尤其需要注意,在有产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对于前胎也曾急产的产妇,可以在足月(38周)后到医院进行催生,以降低急产的风险。
【应变措施:户外与室内不同情况的处理】
如果在户外发生急产,不要惊慌,先请他人协助拨打120求援,等待救护人员的指导。如果在室内发生急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危险。例如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采取适当的姿势等待胎儿娩出,用干净的布擦拭胎儿,并做基本的保暖和呼吸刺激。同时要注意保护胎儿,避免过度冲击造成的伤害。
【生产过程中的自然与医护人员的协助】
生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通常都能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医护人员的协助可以使整个过程更加安全和顺利,医院的设施也可以使胎儿在出生后立即得到卫生与安全的照护。对于可能发生急产的孕妇,最好事先与医师做好充分准备,并准备好生产包,安排好交通和陪同生产的人。
如果分娩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不要慌张,按照上述步骤一步一步完成,然后尽早到医院接受产后的照顾。这样处理比慌慌张张又手忙脚乱来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