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不是瘟疫 乙肝很普通
在我国,乙肝疾病相当普遍,尤其是亚非地区,其防治工作备受关注。对于这一常见疾病,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只要注射乙肝疫苗,大多数人都能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实际上,乙肝是一种普通疾病,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它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威胁。
乙肝在我国的高发与我们的民族、遗传特点、地域辽阔以及对乙肝病毒的易感性有关。尽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众多,但大多数为慢性病毒携带者,预后良好,可以平安度过一生。真正发展到危及生命的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和肝癌的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不能因为乙肝而过度焦虑。
乙肝的传染性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其传染性虽然广泛存在,但其危害是有限的,不会造成爆发和流行。传染性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儿、婴幼儿和儿童。对于成人来说,乙肝病毒的威胁相对较小。即使成人感染乙肝病毒,绝大多数人也能凭借自身的免疫机制清除和消灭病毒。
大多数乙肝患者为病毒携带者和轻度肝炎,他们中的大多数病情稳定或缓慢发展,肝脏病变轻微或静止。这些人可能一直不知道自己患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生。根据各种权威性的研究结果,这些患者的预后大多是良好的。
确实存在少数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机体免疫状态低下、病毒基因变异等客观因素所致。但主观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些患者无法正确对待疾病,过于紧张或过于乐观,再加上胡乱用药、轻信广告等人为因素,导致病情加重。
我们需要正确对待乙肝这一普通疾病。对于大多数病毒携带者和轻度肝炎患者,他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力求心理平衡,避免胡乱用药。对于少数病情较重的患者,他们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以期早日康复。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乙肝,它就不会成为一种可怕的疾病。重塑乙肝认知:预防胜于治疗,真实看待乙肝问题
当前,乙肝仍困扰着许多人,治疗上的进展似乎暂时停滞不前。历史告诉我们,预防才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如果将预防置于首位,并通过强制实施乙肝计划免疫,我国的乙肝发病率必将迅速下降。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有望彻底摘掉乙肝“王国”的帽子。
回顾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曾经肆虐的疾病如天花、麻疹等,最终得以灭绝并非依靠治疗,而是依靠预防。疫苗的出现以及强制性的计划免疫,彻底铲除了这些祸害。当前的乙肝也是如此,根除它的关键在于乙肝疫苗的普种。这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也是相当容易。只要注射乙肝疫苗,未来患病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乙肝疫苗已被纳入计划免疫,但并未得到强制性的普及。全国有2/3的人群尚未接种乙肝疫苗。与此相对的是,乙肝治疗却异常热门,治疗药物不断涌现,费用不断攀升,但治疗效果却不理想。这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
在广大百姓和患者心目中,乙肝如同瘟疫一般令人恐惧。一旦发现自己乙肝澳抗为阳性,许多人会惊慌失措,花费大量冤枉钱进行无效的治疗。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过度夸大乙肝的危害和传染性,对乙肝患者的升学、工作等前程进行无端限制。我们必须认识到,乙肝虽然是顽疾,但也是普通疾病。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乙肝发病率也不低。但他们处理和对待乙肝的方式和态度与我国有所不同。他们很少在媒体上渲染乙肝的可怕和恐怖,患者一般都在正常工作和学习。在我国也有例证,如藏族同胞中有很多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受到恐慌和歧视。我们必须认识到携带乙肝病毒是我国国民常见现象之一。
根治这一现象的唯一办法是全国上下进行强制性普种乙肝疫苗。我们不能在乙肝问题上形成“穷国高消费”的局面。我国乙肝市场虽然火爆,但广大患者劳民伤财,却始终看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与我们对乙肝存在的诸多认知误区和误导有关。有必要还原乙肝的真实面目,让所有患者知道真相,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疾病而非“瘟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乙肝问题,保护人民的健康。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吗?请继续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