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会使血压升高?天冷高血压患者护理要点
天气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建议
随着季节的转换,天气突然变冷或早晚温差较大的季节,血压波动会更加明显。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期。当冬天来临,患者可能会经历血压升高,幅度可能在510毫米汞柱,甚至有些患者的血压可能会升高至20毫米汞柱。
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高血压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弱,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高压)的升高;而年轻人则可能因为血管阻力较大,冬天时舒张压(低压)会略微上升。
那么,面对天冷血压升高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遇到血压升高,患者不必过于紧张,急着更换药物。在血压持续升高20毫米汞柱以内的情况下,可以咨询医生,考虑通过加量或加药的方式来调整,避免血压的剧烈波动。
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至关重要。每周测量12次,可以选择在每天第一次服药前进行测量。如果血压不稳定,每次服药前都应测量,以便及时掌握血压状况。
饮食方面,天冷时人们往往喜欢食用重口味的食物,如火锅、麻辣香锅等。但这些食物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盐分过高,应尽量避免或适量食用。建议用醋、芥末、香油、洋葱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口感,尽量避免使用味精、酱油、辣酱等。
天气寒冷会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更要注重保暖,避免长时间呆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在寒冷的天气里不宜外出晨练。生活应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高血压患者,护理方面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低盐、低钾、低脂。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还应减少烹调用酱油中的钠盐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冬菇、黑枣等,可以帮助对抗高血压,应适当多吃。
多吃鱼、绿色蔬菜、瓜果,适量补钙、补铁、补充机体水分,有助于预防高血压。不论哪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鱼类都是首选食物。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满足。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牛奶等也应多吃。
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高食物如牛髓、狗肉等,并忌喝白酒、腌制咸菜等。
高血压患者在天气变化时需特别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遵医嘱调整药物,注意保暖和饮食调整,以保持血压的稳定。在品味美酒之余,我们必须关注酒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脏内部产生作用,对胆固醇的合成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导致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浓度上升,这些物质的积累会引发动脉硬化。酒精还可能导致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负担加重,扩大心脏,进一步增加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风险。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烈酒更应当浅尝辄止,切勿过量。
除了烈酒之外,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需谨慎选择其他食物。胡椒作为一味常见的调味品,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并非有益之选。中医认为胡椒性辛热、性燥,其辛辣之味容易走气,热性则易助火。对于身体壮实、肝火偏旺或阴虚有火、内热素盛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胡椒的食用应当有所节制,不宜过多。
高血压患者也要谨慎食用人参这样的温补强壮剂。人参性温,味甘苦,具有温补效果,但也容易助热上火。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头昏头胀、头痛、性情急躁、面红目赤等症状时,更应避免食用人参。
健康是生活的基石,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的选择尤为重要。在享受美食的我们更要关注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做出明智的选择,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