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需要清晨测血压吗 清晨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疾病百科 2025-06-29 01:24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把握血压,从清晨开始

许多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每周或每月测一次血压就足够了。实则不然,因为人的血压是24小时持续波动的。

当夜幕降临,大部分人的血压开始降低,于凌晨2至3点降至谷底。清晨醒前,血压却迅速升高,尤其是在早上6至10点,血压会从相对较低的水平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绝大多数人会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有时甚至比夜间高出40至50毫米汞柱以上。清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明确:家庭自测血压大于135/85毫米汞柱,诊室测量则大于140/90毫米汞柱。

长期清晨血压过高,其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影响心脏与造血系统的血凝状态,损害大脑、血管和肾脏,增加心肌肥厚与心肌耗量,使血小板聚集增加,甚至可能引发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等。更有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至6小时内,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早上7至9点间尤为严峻。

为此,控制清晨血压至关重要。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是在诊室血压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六成人的清晨血压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专家强调,清晨服药前的血压是血压管理的关键。把清晨血压作为一个突破点,对于提高整体高血压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对大多数患者而言,控制好清晨血压也就意味着全天24小时的血压得到了控制。

在控制清晨血压方面,患者需采取多种方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酒和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些都能改善清晨血压。研究发现,重度失眠及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清晨血压更易升高,对这些疾病的有效控制有助于降低清晨血压。

避免剧烈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是最危险的时段,此时进行晨练,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有效的降压治疗是根本措施。选用覆盖24小时的长效药物,能使清晨血压控制效果更好。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在清晨使用长效制剂,以保证全天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药物选择、适用性和反应性以及机体状态都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除了清晨血压高外,夜间血压也会升高,单一用药效果可能不佳,需要联合使用长效药物和其他药物来维持夜间和清晨的血压。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清晨血压,监测方法至关重要。患者可采取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或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等方法。其中,家庭自测最为方便。测量时,需把握三个“要”:要在清晨服药前、起床后1小时内(排空膀胱、排便后)以及早餐前进行测量。因为进餐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此时的血压不能代表实际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群体来说,体位性低血压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除了常规监测坐位血压之外,站立位血压的测量同样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体位改变时,血压会有明显波动,尤其是在从坐位转为站立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其站立位的血压状况对于预防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和调节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在体位变化时容易出现血压的急剧下降,这被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仅仅监测坐位血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测量站立位血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测量站立位血压时,老年人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测量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刺激,保持安静的状态。站立姿势要正确,双脚平放,身体保持直立。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呼吸平稳,避免过度换气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通过这些细节的把控,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定期监测站立位血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还能为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依据。根据站立位血压的测量结果,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案,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运动锻炼的指导,也可以帮助老年人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关注坐位血压的也要重视站立位血压的测量。通过全面的血压监测和管理,可以更好地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上一篇:育儿心理:妈妈不相信眼泪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