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重要研究公布***数据 乳腺癌治疗领域进展精粹
第15届ECCO暨第34届ESMO肿瘤学大会聚焦乳腺癌治疗进展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个体化医疗的深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愈发丰富多样。第15届ECCO与第34届ESMO肿瘤学大会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吸引了全球肿瘤学领域的目光。本次大会的热点之一就是乳腺癌治疗的新进展。
一、分子靶向治疗:多靶点协同作战
在分子靶向治疗的领域,研究显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正在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向。其中,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otesanib联合紫杉醇的研究结果显示,新药联合治疗并未增加预料之外的毒性反应。舒尼替尼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对于HER2阴性乳腺癌,贝伐单抗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化疗的疗效,显示了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二、三阴乳腺癌:铂类药物带来新希望
三阴乳腺癌因其治疗手段较少、预后极差而备受关注。本次大会上,三阴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临床预后、治疗和展望进行了深入。三阴乳腺癌与Basallike乳腺癌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同一概念。针对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有限的资料表明铂类药物对该类患者的疗效突出,但目前仍需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三、临床数据与研究成果
在大会上,多项关于乳腺癌的临床数据和研究成果引人注目。例如,CIRG/TORI010研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案对HER2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新药Motesanib联合治疗紫杉醇组未见预料之外的毒性反应。舒尼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依维莫司在逆转曲妥珠单抗耐药中的作用等研究成果均令人鼓舞。RIBBON-1研究和MO19391研究分别报告了贝伐单抗在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成果,显示了其疗效和安全性。
联合治疗方案成果显著,缓解率可达17%,获益率更是有31%的提升(来源于JClinOncol.2008;26)。在靶向药物与细胞物的联合应用中,RAD001、RARP抑制剂与AZD2281、ABT888的组合为大家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特别是血管生成抑制剂与细胞毒化疗药物的结合,其表现尤为突出,成为了三阴乳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
关于外科手术的影响,一直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热议话题。对于初诊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手术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的荷兰研究报告显示,接受原发灶切除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较长,达到了31个月,而未接受手术的患者仅14个月。5年生存率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别为24.5%和仅13.1%。这一切都表明,外科手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01)。关于外科手术的术式以及切缘状态对患者预后的具体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的影响同样备受关注。意大利学者Montagna等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显示,对于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微转移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差。但在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患者中,并未发现这种差异。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常常面临手术野疼痛与神经感觉异常的问题。丹麦学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年轻、辅助放射治疗、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及乳腺全切除等因素都会增加疼痛的风险。
在化疗领域,联合与序贯治疗的优劣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法国的一项研究评价了长春瑞滨与卡培他滨联合及序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对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肿瘤控制更为有效。德国的一项GBG39研究报道了卡培他滨单药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效果,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Roche等报道了关于伊沙匹隆的Ⅰb期研究结果,显示出其在一线解救治疗中的良好效果。
至于卵巢保护,学术界尚未有明确推荐的保护方案。尽管许多医疗机构尝试使用促黄体-卵泡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类似物)来抑制卵巢功能从而保护卵巢,但来自德国的ZORO试验显示,该措施并不支持卵巢保护(摘要号O-5011)。这一领域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医学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康复咨询林顾问(联系方式:05718777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