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距离肝癌只有十来年
随着世界日的临近,世界卫生组织警示公众关于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所构成的全球健康威胁。据统计,全球约有2.4亿人和1.5亿人分别患有慢性肝炎,这些病毒每年导致与肝炎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约一百万。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胆外科的张绍庚主任对此表达了深深关切。
张绍庚主任指出,尽管乙肝疫苗普及已经使我国的乙肝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丙肝仍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丙肝与肝癌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国肝病年会的数据表明,丙肝引发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某些预期数值。而在我国,丙肝病毒也被视为继乙肝病毒之后的又一个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元凶。
张绍庚表示,从肝炎发展到肝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个阶段。乙肝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二十几年,而丙肝则可能在短短十来年内导致肝癌。并非所有感染肝炎的人都会发展成肝癌,这个概率大约在感染者中的10%~20%之间。
对于丙肝的转归态势,张绍庚表示目前仍在研究阶段,并计划通过3~5年的样本积累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丙肝和肝癌之间的关系。目前,常规体检通常只检查乙肝,而忽视丙肝的检查,这使得丙肝的早期发现变得困难。一些蛛丝马迹如转氨酶升高或血常规异常可能为丙肝的早期发现提供线索。
全球至今尚未研制出丙肝疫苗,张绍庚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是RNA病毒,相较于DNA病毒的乙肝,RNA病毒在疫苗研发上更具挑战性。
肝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张绍庚强调,除了常规体检外,甲胎蛋白检测和B超是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对于肝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肝功能状况,采用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放疗、化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
关于肝移植是否可以作为肝癌的“救命稻草”,张绍庚解释肝移植主要用于肝硬化和急性肝衰,而非肝癌的主要适应症。肝癌患者在进行肝移植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数量以及血管侵犯等。实际上,选择肝移植的主要是那些瘤子以外的肝功能太差的患者。对于是否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肝移植标准,张绍庚认为由于各家医院情况不同,难以达成统一标准。
张绍庚主任呼吁公众重视肝炎的预防和治疗,特别是丙肝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公众应积极参与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肝炎及其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