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 网络招聘的喜与忧
在我国,网络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那时IT行业率先成为网络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是最早使用网络的一批用户。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常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找工作主要靠上网。”随着信息化的发展,IT行业众多企业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招聘初选。虽然有些公司会在学校举办宣讲会,但更倾向于接收电子简历。在网络上投递简历后,得到面试机会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同时也存在大量简历石沉大海的情况。
当记者询问周围是否有同学选择直接上门找工作时,常同学表示摇头。他表示,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有严格的程序和纪律,有些公司甚至在中明确表示不接受来电来访。
据曾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的李先生介绍,大型公司在需要大规模招聘时,通常会采用网络手段,通过关键字搜索对电子简历进行首轮筛选。但对于需要招收专业骨干或小公司的特定职位,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猎头、社会关系介绍、员工推荐等渠道,因为这些方式更能保证效率,招来的人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迅速适应岗位。
对于传统行业的求职者来说,网络似乎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求职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于同学提到,周围的同学大多通过网上查询就业信息,但很少有人在网上投递简历,即便投了也很少得到回应。根据他们的经验,主动上门求职往往比等待更有效。于同学表示,她的求职目标是一些传统行业,如机关、报社、出版社等,这些单位往往只在网站上公布用人信息,很少有其他互动。
与此一些求职者对网络的求职效果表示担忧。河北省涿州市石油物探学校的赵明和朋友告诉记者,由于平时接触电脑较少,他们从未尝试过网上求职,对于如何操作也一无所知。虽然曾尝试托人在网上投递简历,但并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他们表示,相比网上求职,参加现场会更让他们感到踏实。
尽管网络求职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近日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招聘会上依然人头攒动。许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表示,如果投简历的人不是特别多,他们更倾向于到现场招聘,以便与应聘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网络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实验室的报告指出,网络的虚拟性为虚假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给求职者和招聘者带来困扰。过时的信息和“信息爆炸”也给双方带来了困扰。中国企业网副文杰认为,尽管网络具有诸多优点,但现在网络服务与人们的需求还有差距,行业需要更进一步的规范和服务完善。
网络求职已经成为现代求职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服务质量。网站不仅要各种服务形式,还要为求职者提供便利和真实的信息。只有这样,网络求职才能更加成熟和高效。对于求职者来说,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寻找多元化的求职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习编辑: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