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老化瞄准“四类人” 保卫血管是场持久战
血管老化,如同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准备猎寻它的猎物。心梗、脑梗和脑溢血,这些如同悬在“三高”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骤然落下。臧堂教授多年的医学观察揭示,有四类人特别容易受到其侵袭。
第一类人是那些明知自己有“三高”问题,却心存侥幸的人群。他们通常是教师、***和老板等见多识广的人群,虽然深知“三高”的严重性,但仍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是例外。一个小小的诱因就可能引发悲剧。比如一位担任处级***的友人,工作能力强,应酬频繁,体检发现血脂高。尽管多次提醒,却在一次酒会上因过量饮酒导致脑中风,健康瞬间崩溃。
第二类人则是对自己的“三高”问题视而不见,不当一回事。他们忽略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稍不注意就可能成为疾病的牺牲品。报纸上经常报道的突发疾病昏迷的老人,很多都属于这类人群。他们平时大大咧咧,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等到病情严重才追悔莫及。
第三类人虽然知道自己的“三高”问题,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们可能缺乏医学知识,只知道吃药,却忽视了饮食和生活上的防治要点。一位患者曾因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导致严重并发症。对于这类人群,建议多学习医学知识,将防治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
第四类人则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无所知,对防治知识也漠然置之。他们可能是生活在边远乡镇或医疗条件落后地区的人群,由于条件限制,平时无法做体检,直到病发都不清楚病因。这些人需要更多的健康教育和普及,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曾经有一位淳朴的农妇,在欢快的家庭聚会上开怀大笑,然而这欢声笑语却引发了一场悲剧。她平日里身体健康,但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而倒下了。她的家人并不知道她的身体隐藏了这样的风险,错过了及时送医的宝贵时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的细微变化,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而在都市的繁华背后,还有一群面临不同健康挑战的人他们是压力重重的都市白领。这群年轻人平日里忙于工作,生活节奏紧张,时常感到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失眠乏力。他们可能偶尔会有心绞痛的感觉,但却很少将这些症状与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联系起来。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他们很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成为了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侵袭的目标。
对于这些人群,我强烈建议从早防治、早发现、早治疗入手。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附上了一份简单的健康自测表。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血管已经开始老化,就应该尽早采取行动,不要等到疾病缠身时才后悔莫及。
保卫血管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都知道,血液血管的问题不是一时形成的,需要时间来解决。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问题,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得到解决。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像打仗一样保卫我们的血管。只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参照本书提出的正确饮食、生活方式和保健方法,并长期坚持,就一定能让血管健康年轻起来。
有些患者可能原本血压和血脂并不高,或者坚持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就认为效果不显著,从而放弃坚持。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让血管年轻的过程如同其老化一样,需要时间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你可能会观察到身体的一些变化,比如胃口变好、腿脚不再沉重等,这些都是血管状况开始改善的迹象。这种改变是从根本上发生的,如果一味追求指标的变化,希望医生开猛药速治,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在此,我要强调一句老话:坚持就是胜利!要想拥有健康的血管,我们需要遵循十条标准:血压稳定、体重适中、心率平衡、心脏有力、血脂血糖正常、心肺功能良好、坚持运动、不良嗜好少、饮食科学合理、心情乐观开朗。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血管,享受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打好保卫血管的持久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