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孢疹患病风险的内在免疫学机制

疾病百科 2025-05-18 17:26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水痘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悄然潜入,引发了水痘感染。虽然水痘是一种通常容易治愈的疾病,治愈后患者将获得终身免疫,但病毒却会在神经系统中潜伏下来,留下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带状疱疹患者常常会出现皮肤症状,伴随水疱的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群体中,带状疱疹的爆发几率较高。其中的原因,在于疱疹会对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产生影响。机体对病毒的反应能力与年龄及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是迷雾重重。

近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揭示了令人瞩目的发现。他们发现被诊断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更具体地说,这些巨噬细胞内部丙酮酸盐含量的累积会引发其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的升高。这个PD-L1分子能够介导T细胞的免疫抑制反应。这意味着丙酮酸盐的过量累积可能导致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的异常运行。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体内免疫抑制通路的激活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也为易感人群如何通过调节免疫信号增强抗感染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针对这一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帮助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更好地抵御病毒的侵袭。

这一发现无疑为免疫学、病毒学和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它不仅揭示了人体内部复杂的免疫反应机制,也让我们对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