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当心理学家
塞思罗博斯(Seth Roberts),一位实验心理学博士,拥有美国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术背景,并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担任教授。他不仅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员,还是西方心理协会、美国国 家科学基金会的审稿人。在营养心理学领域,罗博斯教授从事研究逾30年,独创了风靡美国的“香格里拉法”。
这位博学的外籍教授,其研究成果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独特观点和方法,不仅证实了普通民众也能进行心理试验,并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还就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独到见解。
在接受《生命时报》的独家专访时,罗博斯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人普遍存在的睡眠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建议。其中包括睡前吃一些特定的食物,如水果和蜂蜜;早晨醒来后补充维生素D3;调整卧室灯光,避免蓝光干扰等。这些建议都基于他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除了睡眠问题,罗博斯教授还就如何改善心情给出了建议。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晨看到多张面孔可以改善心情。他建议人们可以在起床后用电脑搜索各种人的面孔,或者在早晨见面交流,如参加晨练等。这一观点听起来有趣且富有启发性,引人深思。
关于中国上班族在拥挤的车厢中感受到的不开心,罗博斯教授解释说,心情和睡眠受大脑昼夜节律控制,看到面孔可以让人心情变好。现代人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导致彼此碰面的机会减少,从而影响心情的改善。
在营养心理学领域,罗博斯教授发明了“香格里拉减肥法”。他分享了具体的减肥方法,包括饮食调整和心态调整。他认为,猪肉脂肪、水果和蜂蜜中的糖以及亚麻籽油中的欧米伽-3等成分都能帮助改善心情和体重。他还强调了尝试新食物的重要性,并鼓励想减肥的人自己做饭吃。这些观点和建议都非常实用和有趣。
塞思罗博斯教授的研究和观点为改善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的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实用,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他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为营养心理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可能性。《生命时报》专访塞思罗博斯:自我试验,生活的无穷奥秘
我们了解到,您经常把自己当作“实验鼠”进行各种研究。那么,您都进行了哪些有趣的自我试验呢?
塞思罗博斯回答道: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上百次的试验,验证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观点。许多已有的理论在现实中往往并不适用,我通过自我试验来验证它们的真伪,并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我每天都会详细记录体重、睡眠、心情等数据,并观察大脑运转状况。当试验结果出现异常时,我会仔细观察那天发生了什么,比如某一天突然睡眠质量极佳,然后背后的原因。
我们很想知道,通过自我试验的方式,您发现了哪些能够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成果?
塞思罗博斯分享了他的发现:腐乳对大脑并没有好处。他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自我试验验证这一观点的过程。他坚持每天进行的“反应时测试”,在一次发现反应速度变慢后,通过检查饮食发现与吃了腐乳有关。随后,他查阅了两项研究报告,发现常吃腐乳的人更容易在老年时患上认知障碍症,于是他决定不再食用腐乳。他还通过类似的方法发现了吃黄油能够提高反应速度。
这种自我研究的方式似乎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神奇的心理学研究中来。在您看来,这种研究和传统的实验室研究形式有什么区别呢?普通人可以尝试吗?
塞思罗博斯认为这种自我研究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它非常自由,不需要把自己当作专家,就能涉足许多不同的领域。这种方法让研究者能够更好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不必为了发表论文而匆忙完成研究。自我研究的积极性更高,因为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追求成就和荣誉。最重要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尝试这种自我试验的方法。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而通过自我试验,每个人都能亲自去发现、辨认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一种非常实用且有趣的研究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