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简历注水难道是无奈之举
南宁市近期多场招聘会的火爆场面反映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令人关注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不少大学生求职简历出现了“注水”。这些“注水”简历不仅使大学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才受到阻碍,更使他们的诚信度受到质疑。
现状令人担忧。在广西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面试官叶小姐遇到了一份明显“注水”的简历,商家的名字都是虚构的。这种情形并不罕见,许多大学生对这种现象似乎见怪不怪。一位工作了三年的女士透露,她的周围就有许多同学故意夸大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一些应届毕业生更是气愤地表示,他们宿舍的同学中有人声称自己曾担任学生会副***,但实际上并没有。
那么,为何大学生要冒险往简历里“注水”呢?背后隐藏的原因值得我们。广西人才市场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招聘会上,多数用人单位都明确要求应聘者具备工作经验和其他硬性指标。这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不得不选择夸大自己的经历和能力。
“注水”简历真的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求职吗?事实上,用人单位对此的态度是复杂的。一些用人单位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修养和沟通能力,他们认为几分钟的交谈就能了解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但也有用人单位对“注水”简历表现出严厉的态度。一旦发现应聘者的简历有假,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录用。对于已经录用的员工,一旦发现简历造假,也会立即解雇。因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简历“注水”涉及到诚信问题,他们需要的是真正有诚信的员工。
专家指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坚守诚信。诚信是求职路上的重要基石,任何试图通过“注水”简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的行为都是短视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潜力,而不是表面的光鲜亮丽。大学生应该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经历,通过实力来赢得就业机会。
面对就业压力和挑战,大学生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竞争力。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坚持诚信原则,以真实的自我去迎接每一个就业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南宁市某高校,就业指导老师针对企业的高要求和大学生简历“注水”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位老师认为,企业的做法是为了自身发展选择更好的人才,无可非议,大学生简历“注水”与企业的要求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他指出,部分大学生之所以选择给简历“注水”,主要是因为自身实力和历练不足。对于那些能力出众、拥有特长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完全没必要采取这种冒险行为。
在广西大学,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们则更加深入地了这一问题。他们指出,给简历“注水”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因为真正的能力并非通过纸面就能展现。一份“注水”的简历可能只能帮助大学生通过求职的第一道关卡,但在接下来的面试、笔试等环节中,其真实情况仍然会被用人单位了解。更甚者,如果用人单位向学校核实信息,发现学生简历造假,后果将是直接被淘汰,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得不偿失。
那么,在诚信的前提下,大学生应如何制作简历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严沛军老师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写简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对于自己的弱项,可以选择不写或者少写,同时深入挖掘自己的亮点和特色。例如,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他可以展示自己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期间取得的其他成果以及体现自己良好形象的生活照片。这些同样是用人单位所重视的。
大学生给简历“注水”,可能会给自己的诚信记录留下污点。诚信是每一个职场新人的立身之本,任何试图通过虚假手段来获得机会的行为都是短视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应该通过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挖掘自身亮点来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只有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长期的成功。专家告诫大学生们,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切勿因小失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实习编辑林翠坤对于***的整理与排版功不可没,她的努力使得这篇文章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