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有10问!
乙肝疫苗的重要性及其接种相关事项详解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疫苗接种已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乙肝疫苗,其普及率逐年上升,但仍有许多人对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存在疑惑。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以及接种相关事项。
一、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乙肝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现有的肝癌大多由乙肝发展而来。成功预防乙肝,实际上也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第一道防线。目前乙肝疫苗价格较为亲民,民众普遍能够接受。
二、疫苗类型的选择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被淘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可以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1. 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的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且转氨酶正常,可以按此方案进行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
2. 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满意效果,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
3. 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建议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在接种疫苗的合用小剂量的介素-2;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五、接种疫苗的时间间隔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后1个月97%的人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主要取决于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接种一次为好。
六、乙肝疫苗的联合使用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等其他疫苗接种,但最好不要和某些疫苗同时使用。具体的接种程序应按照计划免疫的要求进行。
七、意外接触乙肝病毒后的疫苗接种
对于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补种疫苗等。
八、接种乙肝疫苗是否会传染其他传染病
接种乙肝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了解并正确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乙肝疫苗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使用疫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若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或不当的操作方式,可能会导致肝炎或其他传染病的感染。对于那些处在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人群,如新生儿、幼儿园的孩子以及特定职业的工作人员等,疫苗接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边远地区无法实现乙肝疫苗普种的情况,我们至少应对上述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而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并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的人群,无需再次接种疫苗。如果某些急性乙肝患者无法自行产生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注射乙肝疫苗可以促使这一抗体的产生,从而避免以后的乙肝感染。
有四种人群不宜注射乙肝疫苗。患有长期低热的人不适合接种疫苗。严重的皮肤病患者也应该避免接种。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炎等的人群,也不宜接种疫苗。对乙型肝炎疫苗有过敏史或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人,更应该避免接种疫苗。
在接种疫苗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过敏史,如果有任何疑虑,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我们也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操作的规范性。接种疫苗后,我们应该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乙肝疫苗对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上述问题,以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乙肝疫苗的接种知识和注意事项,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