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求职易犯3种错误
在河南省的一场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河南宏光天地实业公司短短时间内便收到了数十份学生简历。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发现,许多学生盲目投递求职简历,缺乏对企业具体情况的了解和目标定位。他们抱着一摞简历挨个单位发放,然后就匆匆离去,这样的求职者很难引起企业的兴趣。
与此河南天方的人力资源部岳经理也指出,许多大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能力所长。尽管被通知面试,却有一半的人未能出席。而那些签订了协议的,在实际实习时又频繁缺席。显然,这些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模糊,盲目“海投”简历,最终可能只是“胡抓乱挠”,难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学生频繁跳槽,就像那位仅在一年内换过三家公司的小孟所说:“其实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那份既稳定又有保障的好工作。”频繁跳槽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据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统计,有3万份人事档案成为无人认领的“弃档”,其中高校毕业生是主力军。
河南乐天动画公司的赵岭主任提到,有些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缺乏踏实的工作精神。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毕业生不愿意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导致企业不敢委以重任。即使在郑州市的毕业生实习基地,也有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离职,理由可能是企业地理位置不佳,无法满足他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河南省第五建筑集团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理解年轻人追求更好的发展的心理,但随意跳槽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一些毕业生目光短浅,不愿从最基层、最普通的工作做起,影响了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任用。如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曾聘用的那名女大学生,面对基层一线工作的挑战时,竟然无法承受。
像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却注重从基层培养人才。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陈泽民告诉记者,坚持从车间一线做起的大学生最终都能成为公司的骨干,年薪丰厚。
面对就业压力,郑州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刘国庆建议高校毕业生调整择业观,树立长远眼光,不怕从基层做起。
求职不应盲目,而应明确目标、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能力所长。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实习编辑:张一鸣)